随着安全意识的提升,不少居民选择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以保障家庭安全。然而,这一行为是否合法?是否可能侵犯他人权益?近日,随着《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的正式施行,围绕这一话题的讨论持续升温。记者就此采访了专业律师,结合最新法律法规,为公众梳理安装家门口摄像头的关键要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2025年4月1日起施行),公民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本身不违法,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摄像头拍摄范围应限于自家门口及公共区域,避免拍摄邻居的私人空间(如门窗、阳台)或私密活动。
2.遵守物业管理规定:安装前建议与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沟通,确保符合小区管理规定。
3.数据安全:对拍摄内容严格保密,不得非法传播或提供给第三方。
福建诚正司法鉴定中心的许律师指出,判断摄像头安装是否合法的关键在于其安装位置、角度和监控范围是否仅覆盖自家门口的必要区域,以及是否影响到周围邻居的隐私权。若摄像头能拍摄到邻居的人脸、门口人员往来或窥视室内情况,则超出合理限度,涉嫌侵权。建议安装前最好征得邻居同意或进行善意提醒,避免纠纷。此外,建议关闭自动追踪、录音等功能,以防止无意识的越界拍摄。如果发现视频涉及他人隐私,应立即删除,以避免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条例还规定,视频数据的存储期限不少于30日,到期后若无案件侦查等法定事由必须删除。若被投诉,应及时调整设备或拆除,避免诉讼。
■本报记者 肖颖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