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在古诗中感受劳动美 2025年04月27日

依样画葫芦(中国画) 王少华 作

☉钟竹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许多描写劳动的诗歌,著名的《芣苢》是这样写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这是农妇们采摘车前草时的场景,既生动又传神地歌颂了农妇们热爱劳动的高贵品质。这样的描写,使我们联想起江南女子采摘春茶时的画面,忙碌而又快乐。

劳动是一个多美好的词。这个朴素的举止,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美学和价值理念。歌颂劳动之美最著名的诗篇,让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绅那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诗生动刻画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汗珠洒在灼热土地上的情景。明代冯梦龙有诗云:“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告诉人们所有的富贵荣华,无不是从艰苦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

乡野劳动是繁忙的,是快乐的,又是美的,天地间犹如一幅画卷。 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寄情于山水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初夏时节,江南的山间阡陌,生机勃勃,细雨绵绵,小溪流水,杜鹃声声。家家户户采桑养蚕,辛勤耕耘,一片农事繁忙的景象。而南宋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男人们白天下田除草,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此诗读来意趣横生,让田园生活充满诗情画意。

古代诗人也常在诗歌中描述劳动者喊号子的情景,颂扬劳动之美。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组诗《秋浦歌》,其中第十四首难得一见咏赞了冶炼工人:“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火红的炉火映照着冶铁工人黧黑的脸膛,火星像淡紫色的烟尘在皎皎月夜里飘舞,工人们唱着抑扬顿挫的打铁号子,歌声嘹亮响彻在寒冷的夜空,劳动的场景多么优美啊!

许多古代诗人赞美劳动,更热爱劳动。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宋代陆游的《小园》:“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作者隐居在小园之中,在卧读陶诗之后,又乘着微雨参加锄瓜劳动,典型的隐士之风。

五月的麦田一望无际,熟透的小麦扎煞着麦芒,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一吹,沙拉拉作响。白居易在他那首著名的《观刈麦》中这样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描写了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的情景。而勤劳的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农活。

在古诗中感受劳动之美,在古诗里抒发劳动之乐,因为劳动能创造世界,劳动能带来幸福,劳动更能缔造一个强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