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社会新闻

外卖并不是县城生活的刚需,然而凭借相对较短的配送时间、时刻保持的笑脸服务,这家外卖平台在华安“火”起来——

“昵好生活” 生活你好

外卖小哥陈钊在配送

“哪家的大肠咸菜味道对路,哪家的奶茶最可人,这些都难不倒我。”在华安县城关,“昵好生活”的创始人李志杰是个熟悉本地商家的人,经营着一家叫作“昵好生活”的外卖平台。这几年,他已经把华安县华丰镇的店跑了个遍。

2016年,李志杰率先在华安发展本地的外卖平台“昵好生活”。此时的华安县城的生活服务O2O的市场尚无人涉足,外卖市场尚属空白,美团、饿了么也尚未进驻。李志杰说:“我们开始做外卖平台的时间还是比较早,也是看准了华安当时这块市场的空白。”

外卖并不是县城生活的刚需——居民生活简单闲适,出门吃饭最远也不过10分钟路程。因此,李志杰的地面推广工作并不简单,需要一家一家沟通过去。

经过几年的积累,县城越来越多的商铺选择与“昵好生活”合作,点外卖的人也越来越多,“昵好生活”的口碑也逐渐建立起来,如今,平台拥有十五个专职配送员。据他介绍,在用餐高峰期,平均每名配送员一天有30到40个订单,配送员一天能挣200元。

谈及在本地做同城生活平台,与美团、饿了么等大平台相比有什么优势,李志杰认为,通过一味地补贴获得的用户并不忠诚,对于用户来讲,服务质量的每一小步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对较短的配送时间、保持时刻笑脸服务,帮扔垃圾等都是我们立足华安市场的关键。“做有品质的外卖,在细分垂直领域做出一份成绩。”李志杰说,从一开始平台就严格审核商户资质,自建配送团队,建立了一支完全持有健康证的配送队伍。

“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每天都会做好测温记录,每天两次对送餐用具进行消毒。”李志杰介绍,除此之外,平台配送员还需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上岗,以无接触的方式配送,并要求商家按规定进行消毒。防止餐饮从业人员、外卖小哥、消费者三者间的交叉污染。

闽南四月里常是阴雨绵绵,这段时间以来,县城的餐饮店也开始陆陆续续营业,在路上经常能看到身穿银光绿外套的外卖小哥忙碌着。“昵好生活”这几天每当饭点的时候经常开启“爆单”模式。“我们最近每到饭点都是全员出动,以满足顾客的需求。”配送小哥陈钊说。谈到为什么要当外卖小哥,陈钊这样说:“我们全职在跑的话,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的工资,相比于去城市打工,我觉得待遇差别不大。”话音未落,陈钊的手机订单提示音就响了起来。他匆匆告别,戴上头盔,骑上他的“坐骑”,迎着小雨出发了。

⊙张叶恺 黄建和 文/图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