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9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社会新闻

撒完杀鼠剂洗手切瓜吃

一妈连娃急性中毒

经诊治,现已脱离生命危险

本报讯(黎斌 童雅婵)4月7日晚,诏安县张女士在家撒了些“溴敌隆”的杀鼠剂,想用来灭一灭家里的老鼠。撒完后,为防止中毒,她还特地用肥皂洗了下手。谁知,洗完手去切哈密瓜吃,竟造成她和孩子一起急性中毒。

事发当天,张女士买“溴敌隆”准备灭鼠。当晚9时许,她投放完“溴敌隆”后,因为怕手上会沾染有毒物质,还特地用肥皂将手洗了一遍。洗完手后,张女士才去切哈密瓜,与大儿子以及两个小女儿一起吃了起来。令人没想到的是,吃完哈密瓜大概10分钟后,孩子都开始喊“肚子烫烫的,脚没有力气”。与此同时,张女士也觉得不对劲,腹部有烧灼感、双下肢软绵绵的。张女士知道不妙,赶紧叫来附近的亲戚帮忙送医治疗。在当地卫生院,经催吐出部分胃内食物后,他们的腹痛症状有所缓解,随后连夜赶到第909医院就诊。

入院后,根据张女士的描述和临床症状,一家人均被诊断为急性“溴敌隆”中毒。由于患儿中毒症状较重,当即下达了病重通知书。在紧急检查血气、洗胃和心电监护的基础上,采取了对症的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治疗。直到4月8日13时许,患儿的病情才逐渐平稳。不过为防止出血等并发症,仍需继续接受住院观察。而张女士病情相对较轻,则在医院急诊留观室进行住院治疗观察。

第909医院儿科医师许淑娟介绍,“溴敌隆”是一种影响凝血机制的杀鼠剂,虽然不像毒鼠强、氰化钾等氰化物一样有致死功能,但人食用后也会导致出血,对人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因为“溴敌隆”的发病期很长,有的甚至可以长达28天,所以一旦出现中毒后千万不能大意。

在这起中毒事件中,由于是接触了“溴敌隆”后出现的急性中毒,许医师提醒市民,倘若要使用“溴敌隆”这类毒性较强的灭鼠、灭虫药物时,应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比如佩戴橡胶手套。要尽可能地避免身体皮肤直接接触药物,即使事后认真清洗也可能存在纰漏,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如果出现误服,最有效的自救措施是尽快催吐,再视情况选择送医洗胃治疗。家里的鼠药、虫药需谨慎存放,防止误服和好奇食入。

闽南日报网址:www.zzxww.com 管理员信箱:mnrbjsb@163.com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内容纠错:0596—2598915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