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教育部公布第十四届宋庆龄奖学金评选结果名单,漳州有4位学子获此殊荣。记者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点滴,与读者分享。
史侃(漳州一中):
坚守清净明澈之心
“心如朗月连天净,性似寒潭彻底清”,漳州一中九年级史侃同学用这句话,表达只要坚守一颗朗月寒潭般的清净明澈之心,磨练自己的意志品性,一定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披荆斩棘”。
在班主任林艺君眼里,史侃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敢于担当的好学生。他学习认真踏实,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成绩优异,同时也富有爱心、爱好广泛,很有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我有一个家校联系本,在上面记录每天应完成的任务,用直观的方法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史侃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要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可以偷懒讨巧的捷径,需特别注重独立思考和反思。比如,对于自己常犯的错误进行一番自我反思,避免下次再犯。同时在做题中积累常见的特殊方法,从中提炼出根本的解题思路等,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总结好的经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关于如何独立思考,史侃说,他时时在心里想“我究竟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应怎么做”。“直面自己的内心而不随波逐流,努力做到不在琐碎中倦怠,不在喧嚣中迷失,不在困难前低头。”
陈妍言(厦大附中):
明确生活的“圆心”
“人的一生很长,要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是困难的,但可以选择的是尽力做好眼下正做的这件事。”陈妍言在不同的时间段都会给自己定下一个“圆心”,明确近一段时间里最想或最应该做好的事,并围绕这个“圆心”,笃定前行。
陈妍言认为,这个“圆心”可以细微到每日晚自习摆放在面前的试卷练习,也可以宏观到大学以前十二年的学习生活。如果以掌握基本学识和自我提升作为不可动摇的生活“圆心”,气力尚有余裕,就不断向外拓展,比如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交朋友或者演讲、辩论、社团活动等来丰富学习生活,锻炼胆识。
“必须坚定保障‘圆心’地位稳固,不受干扰。”陈妍言说,否则一旦最适宜的时间过去,便无法重来。当面对多重选择自我矛盾时,她建议可以用“圆心为大”的准则进行判断,便会发现身边其实没有那么多值得纠结的人事。这样一来,生活条理清晰,内心平静坚韧,并且“圆心法则”对将来的工作及家庭生活,也依然适用。
每次考试,陈妍言都名列前茅,多次获校级一等、二等奖学金。她热爱写作,尤擅长文,剖析社会现象与人心的文字,见诸报纸杂志,在同学中产生过不小的影响。“青春的我们挥斥方遒,那‘激扬文字’的自信胸怀与慷慨激昂,没有十年寒窗又能从何处得来?未来路长,没什么做不到的,只要有追求,我们真可以是无所不能的。”陈妍言说。
阮家祺(龙师附小):
在磨练中收获成长
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阮家祺,是一位围棋“小达人”。在他上幼儿园大班时,第一次参加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围棋锦标赛,在一百多个同龄选手中取得了第12名的好成绩。经过几年的努力,阮家祺在2019年8月举行的福建省青少年围棋锦标赛中,获男子少年丙组第二名,并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在阮家祺看来,围棋是学习和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让他在磨练中收获成长。
2020年1月,阮家祺在获奖作文《在光阴里,磨就一个自己》里写道:“琢磨,是痛的。一块好砚,在于它石质的坚美和润磨出来的墨香。磨,或许会苦,会痛,但是打磨后的自己必当更加坚强!”阮家祺很注重在学习中积蓄力量,多次参加省、市、区的围棋比赛,为了实现围棋梦想,他常常放弃周末、寒暑假可以放松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围棋的学习中。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只要有时间,他都会背上行李,起早贪黑地穿梭在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围棋让我树立信心,对学习很有帮助。”阮家祺说。
阮家祺的妈妈麦女士说:“从四年级开始,我们每周都往返奔波在漳州与厦门拜师学艺。在厦门学棋的那些中午,家祺只能席地而睡,或者都没有休息,继续下棋、看书,作为家长我们都担心他太辛苦,太劳累。家祺却总是坚定地说‘不累’。”
李宜璠(漳州市实验小学):
热心公益 崇善致美
李宜璠是漳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眼中,她是一名得力的“助手”,在同学眼里,她是一名仗义的“侠女”,每当同学遇到困难时,她总是挺身而出,为大家排忧解难。
生活中的李宜璠是一位懂事的孩子,自理能力强,洗碗、扫地、拖地等家务活都是她的“拿手好戏”。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她阅读大量有益的书报,关心时事,经常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新闻,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李宜璠热爱生活,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演出及志愿服务活动。她立志当一名环保志愿者,看到路上有垃圾,她总能随手捡起,随手关灯关电,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回收废旧物品都是她环保宣言的实践。
“2018年暑假,她毅然资助了一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李宜璠的妈妈陈女士说,这4000元钱是宜璠卖废旧物品的钱和平时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好长时间才攒下来的。本来她打算给自己买个心仪已久的学习机,但是她认为“哥哥姐姐们比我更需要这笔钱”。还有一次,李宜璠了解到山区小学生对阅读的渴望,用自己省下来的压岁钱捐建了一个“共青团爱心图书角”,并积极参加学校图书募捐活动。不久后,她又与新疆的小朋友结对子,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新疆的小伙伴分享。
⊙本报记者 苏水梅
宋庆龄奖学金是199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福利会等共同创设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宋庆龄奖学金每3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鼓励中、小学生中思想品德、文化、艺术、体育、科技方面的成绩优秀者。
本组照片由本报记者 陈逸帆
沈昊鹏 摄 部分图片由 学校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