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明 邱 飞 张耀跃
庚子初秋,漳州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喜获新生,正踏着稳健的脚步,昂首阔步走来。安宫牛黄丸是片仔癀“同胞兄弟”,同为传统名贵中成药,如今重现“江湖”,片仔癀药业如虎添翼,高歌猛进。
追根溯源 一脉相承
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历史悠久。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同善堂药局成立,创业者周廷扬。周廷扬是浙江嘉兴秀水人,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因作幕来漳,公余兼精岐黄刀圭之术,对于药物泡制和地道真伪优劣有研究,知交有病者,经他诊治,多能药到病除,获得众人的称赞。
那时,恰逢清代大学士蔡新的母亲患病,群医束手无策,后经漳州府道推荐医术高超的周廷扬施治,经其审慎诊断开具处方,但蔡母服药后却疗效不显。周廷扬亲自检验药渣,发现“治疗沉疴久病者,不宜用生药,而应多用炮制之药”。后亲自遵法炮制,煎熬送服,蔡母疾病得以痊愈,一时间,周廷扬声名大噪。蔡新大喜赐金,周廷扬坚辞不受。
在蔡新的一再劝勉下,周廷扬开设同善堂药局。开业之日,蔡新亲书一匾赠之,题曰:“心稽指化”,并附序“廷扬诸生,究岐黄术,知本末先后之序,方无殊绝,而取效甚速,亦可谓能见大意者也,书此以颜其堂”。同善堂药局因诚信经营、匠心制药逐渐兴旺,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等名药广受百姓信赖,远销海外市场。随华侨“下南洋”,享誉海内外,与片仔癀一样成为居家旅行、保护健康的良药。
1956年,以同善堂、馨苑茶庄等9家为基础,组建“公私合营同善堂联合制药厂”。1957年,“同善堂制药厂”又与“神粬厂” 等16家合并,成立“公私合营漳州市制药厂”,后转为地方国营,改名“漳州市制药厂”。漳州市制药厂成立以后,在保持生产“国宝名药”片仔癀的同时,严格遵循同善堂安宫牛黄丸的传统工艺,精选道地药材,严守古法炮制,生产国药精品安宫牛黄丸,其中漳药牌安宫牛黄丸主打国内市场,荔枝牌安宫牛黄丸远销海外。从此,漳州市制药厂片仔癀、安宫牛黄丸“同胞兄弟”深受海内外客户青睐。特别是在海外,只要有华侨的地方,就有“片仔癀”和“安宫牛黄丸”。后来,由于战略性调整等原因,漳州市制药厂只生产片仔癀等产品,按下安宫牛黄丸生产的“暂停键”,将其传统处方与工艺存档“休眠”,蓄势待发。
重拾初心 喜获新生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稳步发展。1993年,以漳州市制药厂为核心,成立“漳州片仔癀集团公司”。1999年,改制成立“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以医药制造、研发为主的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是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居中国中药研发实力10强。一路走来一路歌。
弘扬中药文化,创新国宝名药。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认为弘扬中药文化的春天已来临,继承开发生产经典名方正当时,决定让片仔癀“同胞兄弟”——“安宫牛黄丸”重见光明。正确的决策,果断的决定,公司上下齐心协力,迅速成立生产管理、技术研发、市场开发等团队,“快、准、灵”按下再生产安宫牛黄丸的“重启键”。在“弘扬中药文化,造福人类健康”的声浪中,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高光出炉,重现中成药市场。
薪火相传 持续奋进
传世名方,一脉相承。安宫牛黄丸为传统名贵中成药。“安宫”即为“使心安居其宫”之义,而方中以牛黄为君药,故名“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精选上等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道地药材,用于脑卒中、高热惊厥、温病和颅脑损伤、缺血缺氧性脑病等治疗。
天然珍稀,匠心精制。有着“仁心+匠心”打造“国宝名药”的“片仔癀人”,坚持用专业专注的工匠精神,生产安宫牛黄丸,做一流品质。在选材环节上,坚持选用天然牛黄、天然麝香等名贵药材,每一种药材采购,都要经过层层把关,切实从源头上保证原材料品质;在生产工艺环节上,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负责”的“战略供应链”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确保产品百分之百优质合格率;在质控技术环节上,坚持运用科研创新技术,坚守产品质量。片仔癀药业检测中心是福建唯一通过的CNAS认可实验室,其检测结果、水准不但为国内医药界所承认,还获得更广泛的国际互认,具有独立性、可靠性和国际权威性,对公司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千锤百炼铸瑰宝,匠心仁心济苍生。片仔癀牌安宫牛黄丸全新出炉上市,将以非凡身价和“国宝名药”片仔癀比翼齐飞共展翅,长天无际同翱翔,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