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教育周刊

一起去北大

学子们在厦门机场合影(左起:黄哲涛、杨凯丞、林泽铭、叶晨曦)

▲满载的后备箱里装满了父母的爱和期待

◀学子们展示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黄哲涛取完机票,妈妈为他拍照留念。

一起去北大

十二载求学路漫漫,今朝梦圆北大。8月31日上午,刚刚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杨凯丞、叶晨曦、黄哲涛、林泽铭等漳州学子,相约从漳州出发,一起前往北京大学,正式开启大学生活。记者与他们一起,伴着晨曦前往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记录下他们离开家乡,怀揣梦想再度出发前的灿烂笑容和意气风发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图

装满爱的行囊

儿行千里母担忧。家长最近每天都在研究北京的气候饮食、关注北大关于军训的注意事项、大学新生各方面的注意点等等。随着开学的日益临近,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孩子到校要用的生活用品:小到针线包、小夹子、小绳子、洗水、风油精,大到入冬服装,蚊帐席子、床上被褥,家长尽可能地考虑着物件的周全详细。

“每想到一个新物件就记下来。”黄哲涛的妈妈赖女士一边帮哲涛捋了捋背上的黑色书包,一边说,“书包装得鼓鼓的,笔记本电脑在这个20寸的行李箱里,要带上飞机,这个大的行李箱只能托运。”北京大学有专门为新生代购床单和被芯的服务,每位新生都有两套被罩和床单可供换洗。

和赖女士一样细心的还有方忻岚的家人,大大小小的物件塞满了行李箱。在方忻岚看来,自己此次北京之行最暖心的行李是毛衣和护肤用品,因为北京的气候干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就能健康舒适地投入学习。

学子们发之前都收到了满满的祝福。方忻岚告诉记者,亲戚很多当面来送祝福,朋友主要通过微信祝福,说的虽然都是“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之类的话,却也是她此次出发的“爱心行囊”。黄哲涛的外公60多岁了,因为在帮舅舅照顾小孩,没有到机场送哲涛,却第一时间在网上找了一张北京大学正门的图片,发了一条朋友圈,“我的外孙要上北京大学了,我这当外公的真是很高兴呢!”

带着希望出发

北京大学要求学生9月1日到学校报到,不能提前。因为路途遥远,学子们联络后决定一起搭乘8月31日的飞机去北京,在学校附近宾馆先住一晚,9月1日到学校报到。

在前往厦门机场的途中,金色的阳光洒在宽阔的道路上,黄哲涛告诉记者,由于受疫情影响,所有赴京人员都需提前做核酸检测。“时间还挺紧的。”他先去银行激活银行卡,并开通一些相关的业务,然后去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办完这几项后,还登录北京大学的网站填报了一些信息。

黄哲涛的爸爸对儿子说,军训期间是和同学建立友谊的好时机,同学们都是从五湖四海齐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军训能让彼此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对方。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一定要注意身体,懂得劳逸结合。

同行的叶晨曦是个细心的女生,这次出发去北京的行李大部分都是她自己收拾的。“爸爸、妈妈也帮忙收拾了,尤其是妈妈,很细心地根据清单一一核对。”叶晨曦说,除了收拾行李外,还需要做一些心理上的调试,毕竟要离开家比较长一段时间,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挑战。

都说录取通知书是一张离别的车票,很多同学到上大学,才第一次离开家远行。这次开学的这一趟北京之行,在要不要父母送这件事情上,家长和孩子都经历了一番小小的“纠结”。学子杨凯丞的父母分别向单位请了年休,还提前做了核酸检测,他们认为,陪着孩子去北京、去北大,非常有必要也非常有意义。其余的几位家长纷纷表示,有两位大人一路陪伴,他们也很放心。

憧憬美好未来

大学是人生的转型期和黄金期,大学的教育,更多强调的是自主和选择。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学会自律、学会选择、懂得取舍,处理好学习和生活、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把握好各种机会,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对于即将到来的北大生活,杨凯丞说,最令他憧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可以与优秀的人交朋友。杨凯丞坦言,自己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一方面,机遇对他而言是脱离原生环境,接触全新的、未知的世界,在北大这个自由包容的大学中体验生活、感知自我、遇见机遇;另一方面,挑战指的是在北大人都很优秀的现实下,他必须继续砥砺自我,发力挑战新高,在北大里明确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新的奋斗方向,并且为之付出不懈努力。

方忻岚对即将到来的北大生活也充满了期待,她希望自己的选课环节能够顺利,可以满足自己对多方面知识的渴求。还希望能够品尝北大本部的美食,尤其是能早起在美丽的校园里锻炼身体,然后有很多的时间可以“沉浸”在图书馆里。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