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每到少先队建队纪念日,都特别有感触。”漳州市实验小学教师叶惠云拿着一张4寸的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三个小朋友都戴着红领巾(下图),她说:“左边的女孩现在在澳洲,右边的女孩是芗城中学的老师,中间的是我……”叶老师向记者讲述了当年她们一起上下学的情景以及珍爱红领巾的故事。从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天起,一直到拍小学毕业照,少先队员对红领巾总是很珍惜也很爱护。“红领巾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勤奋,它代表的是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和美好纯洁的品质。”
“还有一张照片,对我而言特别珍贵,只可惜无处寻觅了。”叶惠云告诉记者,上个世纪90年代末,她从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至漳州市实验小学任教,还曾经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墙上看过自己的照片,“系红领巾、行队礼,很端正的一个姿势。”叶惠云回忆说,那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在“马肚底”,也就是今天的胜利公园拍的一张照片。叶惠云坦言,自己也没有想到,多年后会在母校又担任那么多年的少先队总辅导员。每次有新队员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她都会郑重地表示祝贺:“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
“从红领巾的最长边开始,用二指宽折成三折,将衣领竖起来,然后把红领巾放在肩上,两个前角垂直对整齐,不交叉。接着把两角打结,左边压右边,右边绕一圈,然后将小角从圈中穿过,两角拉紧,最后把衣领放下压住红领巾并整理衣服。”说起佩戴红领巾的方法,叶惠云老师如数家珍。33年前,照片里戴着红领巾的青春少女亭亭玉立,33年后,叶惠云老师已拥有不少“头衔”: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漳州市研究型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等,“永葆童心,健康快乐”是叶老师最朴素的心愿。从一位“红领巾”女孩,到默默耕耘三尺讲坛二十五载,这跨越数十载的初心和承诺,将继续在这个时代中激荡和传承。 ⊙本报记者 苏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