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3项“硬科技” 亮相深圳高交会
近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福建代表团组织21家企业和高校携23个项目参加本届成果交易会,集中展示和推介我省“十三五”期间前沿技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典型成果和优秀项目,着力推动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福建代表团紧紧围绕“科技创新驱动 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线,聚焦近两年来我省高科技领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成果,共征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项目成果48项。(据《福建日报》)
全省开发区“大考”
厦门火炬高新区获双料冠军
近日,福建省商务厅通报全省开发区2019年度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厦门火炬高新区”)获评综合发展水平第一名、实际利用外资第一名。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97家,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4家,省级开发区73家。本次考评从发展规模、土地集约、科技创新、环保安全、开放合作、管理服务等六个方面57项指标,全方位考核评价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据《厦门日报》)
福州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
名列全国第16位
日前,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8》,详细评价了中国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以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方方面面,得出了城市经济活力竞争力的排名。其中,福州位列第16名。
截至今年9月,福州自贸片区共推出16批创新举措217项,其中全国首创75项。在中山大学发布的43个自贸(片)区2019~2020年度中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排名中,福州自贸片区排名第八。 (据《福州日报》)
宁德开发全国首个
大黄鱼高通量分型芯片
近日,由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宁德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共同组成的研发团队,成功开发我国首个大黄鱼600K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芯片“宁芯1号”。
成功开发后,其在大黄鱼群体遗传学研究、品种定向遗传改良和全基因组分子模块育种研究工作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大幅提升大黄鱼遗传学研究的效率。在育种实践中,它能够促进科研人员选择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大黄鱼新品系,如抗病能力强等新品系,从而推动大黄鱼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据《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