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教育周刊

​非遗进课堂 传习有后人

漳州市实验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揭牌

非遗社团学生正在传承人郭美瑜的指导下学习棉花画制作本报记者 张 旭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旭)12月29日,漳州市实验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正式揭牌。活动当天,非遗社团的学生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展示。

作为全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漳州市实验小学不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扩大传承基础,于2016年设立了非遗社团,并在2020年12月成立漳州市实验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据悉,传习基地场地约200平方米,一层和二层作为非遗展示馆,三层和四层作为非遗传习教室。目前开设了漳州布袋木偶戏、芗剧、漳浦剪纸、漳绣技艺、漳州棉花画、木偶头雕刻、漳州锦歌、漳台大鼓凉伞舞等8个漳州非遗项目课程,同时聘请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作为非遗社团的指导教师。接下来,学校将开展活态展示、培训体验和教育传习等活动,展示精湛技艺,培养学生兴趣,培育传承新人。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