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社会

一男子杀鱼后感染“吃人肉细菌”,险些丧命

近日,市民阮先生经历了一场与“吃人肉细菌”的殊死搏斗,现在想想都令他十分后怕。

阮先生是一名鱼摊摊主,经常需要处理鱼、虾、蟹等海鲜,对于他来说,被刺伤、割伤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所以,他也从来不把这些伤口当回事。

那天,阮先生的小指被罗非鱼刺伤后,他与往常一样,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伤口,便又继续工作。第二天,阮先生的整个手掌都肿胀起来了,并伴有胸闷不适的症状,家人赶忙将他送至漳州市第三医院手足外科。

手足外科边少权主任详细询问患者病情,观察患者伤处,初步判断为“左手软组织感染”,立即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吃人肉细菌”的凶名可不是白得的,住院的第二天,患者的左手进一步肿胀,甚至蔓延至整条手臂,而且左手的小拇指、环指、中指均出现明显的缺血变黑。

这些症状引起了边主任的高度警惕,立即联合重症医学科共同会诊,最终考虑为“海洋创伤弧菌感染”。

针对患者病情,手足外科及时进行切开减张手术。术后再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抗感染、综合器官功能维护等治疗。

在手足外科、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阮先生原本肿胀发黑的手指逐渐转为红润,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转入手足外科进一步治疗。

想必很多人还不了解

“海洋创伤弧菌感染”是什么

创伤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需要较高盐分才可生长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嗜盐性弧菌。一旦感染,发病急、发展快,因此,创伤弧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每年3月至11月是创伤弧菌的最佳生长和繁殖季节,一旦出现感染,细菌会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内快速扩散,引起肌炎、肌膜炎导致坏疽,进而出现败血症,多数感染者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75%。

漳州市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李鑫副主任温馨提醒:牡蛎、螃蟹、贝类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携带创伤弧菌。第一,不要生吃牡蛎、醉虾、醉蟹等海鲜,因为有可能因此感染创伤弧菌。

第二,创伤弧菌会经肢体的伤口进入人体体内,引起肢体溃烂、发黑、缺血的症状,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造成死亡,患者即使抢救过来,相当一部分患者是需要截肢的。

所以,我们在食用海产品时,要充分煮熟、蒸熟;处理海产品要佩戴手套;身上有皮肤破损时,千万别接触海水。尤其是免疫力低下人群较为易感,如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糖尿病以及高龄的老人。 (陈建宝)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