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向野花深处醉,自行车头情意浓。
——题记
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车身经过风雨的洗礼已变得斑驳,几乎辨不出原来的颜色。坐垫也已经裂了,却还屹立在那儿,似是有一种坚守。
据母亲说,在以前,家里有一辆自行车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这辆自行车是她上小学时家里买的。
姥爷以前是一位矿工,他每天骑着自行车上矿山上班。姥爷要先从矿上把一大块石头凿下来,再磨成条块状。几十年来,姥爷骑着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早出晚归,只为挣钱养家。
母亲说:“姥爷每天傍晚回来时,浑身上下都是尘土。”也许现在姥爷身体硬朗就是年轻时每天扛几百斤的石头练出来的吧。
羊肠小道上,是姥爷日复一日的坚守。我曾问过母亲,姥爷这样不是每天都有可能受伤吗?母亲说:“以前的人,哪有不苦的呢?多少人为了家庭,每天在危险中工作。”
自行车头,承载着汗水,却也承载着欢笑,承载着温情。
母亲有四个兄弟姐妹,在家排老二。每次回太姥姥家时,姥爷骑车载着一家子的场面极其壮观。我至今都无法想象,一辆自行车怎样坐六个人?母亲说,她和大舅坐在自行车前的横杠上,小姨和姥姥坐在车尾的位置上,姥姥手里还抱着小舅,姥爷负责骑车。一路上,自行车上充满着欢声笑语,看着路旁的野花野草也有别样的风光。
那种场面,是属于母亲那个时代的,那份温情是属于母亲的童年。
因为家中只有一辆自行车,母亲和大舅上学时一般走路,偶尔才能坐上自行车。有一回大舅骑车载着母亲,刹车突然失灵,眼看自行车就要栽到一旁的水渠里了。母亲从车后座跳下来拉住车,却因力气不够,没法拉上来。母亲见水渠半坡上有棵树,让大舅把车头调向那棵树,再缓慢放手,车最终卡在树上,大舅才顺着树爬上来,再把自行车拉上来。
母亲对这事儿印象深刻,至今还记忆犹新。以前的路很窄,又很蜿蜒,一不小心就容易摔倒。可是无数人在摔倒之后仍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奔走在这条小路上。
艰苦的生活就像自行车行驶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虽然无比困难,却因心中的一份坚守,一份执念而驰而不息。也许会误入歧途,却总有人将你从沟中拉起,带你回归正路。
那些脚下的坎坎坷坷,羁伴着脚步,也温暖着脚步,脚会记得路的情,那些跌跌撞撞的身影,正是一颗心在不停地叩响梦想中的种子。
所以,真正的生活,也许正是那种骑自行车在小道上百转千回奔向目标的过程;而生活的真正意义,也许正是在跌倒与爬起间那种疼痛与希望的交织。
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承载着那一种温情,见证了两代人的生活,联结了三代人的心。蛰虫坯户,繁星纵变,唯有那一种温情永恒。
(指导老师 刘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