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和深情?上个月,93岁的离休干部张耕子向市直党工委交纳了一笔1万元的特殊党费,这是他连续3年向组织交纳特殊党费,问起初衷,他还是那句老话:“在我心中,党和国家是最坚定不移的信念。”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张耕子很激动,说那也是他入党70周年,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于是他通过交特殊党费来纪念这一特殊日子,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情。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耕子再交特殊党费1万元,“看到全国人民都在抗击疫情,党员更是冲锋陷阵,我作为一名老党员,虽然不能参与到一线,但我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张耕子感慨万千,“我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幸福的今天,我希望借此表达我的心意。”
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耕子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时不时还妙语连珠。他的家人介绍,除了交纳特殊党费,张耕子依然每天学党史、写党史。“他的生活特别健康、规律,每天早上6点起床,锻炼完身体,吃完早餐,便开始看书学习、写材料,每天都坚持。”张耕子的女儿介绍,父亲每周要上两趟图书馆,每次要待上大半天,在里面看书、借书。“一个人的知识很有限,时代在发展,知识体系也不断更新,我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写文章,脑子才能不退化。”张耕子说。
近年来,张耕子的文章经常在《漳州史志》等党史刊物发表。最近发表的文章《记漳州解放初期的专署司法科》逻辑缜密,细节具体,“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发生的每一件大事和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细节,比如文中我还写到当时讯问室墙上对联的内容:‘老老实实,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公公正正,该怎样办就怎样办’。”
张耕子回忆,1949年3月,作为上海法学院学生的他,加入中共地下党,投身上海解放事业。上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简称南下服务团)成立,张耕子毅然报名。被分配到漳州后,他先在闽南公学工作,随后在当时的漳州日报社工作。再后来,他还在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平和县人民法院、漳州市教育局等单位工作过,最后在漳州市司法局离休。离休后,张耕子笔耕不辍,编撰《漳州法院志》等,做了大量的党史、法律研究撰写工作。“我现在身体还好,记性也好,希望尽可能把以前经历过、见证过的大事都详实地记录下来,作为资料留下来,尽我的绵薄之力,为党和国家留下一些档案材料。”
⊙本报记者 周杨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