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指在旅行过程中研究学习。旅行让学习更有趣味,学习让旅行更有意义。2021闽南日报社青少年研学之旅(第三季)开始了,营员们为8至14周岁的中小学生,研学时间为7月4日到7月10日。
7月4日是研学活动第一天,营员们走进漳州市艺术馆,参观“奋进新时代建设新漳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图片展”,营员们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前驻足、思考,提问、交流,从美丽的光影中加深了对家乡漳州的认识,他们说家乡的文化底蕴和经济文化建设成就让他们感到自豪。
本次研学活动的特色课程包括“追忆峥嵘岁月”“小灯泡大技术的奥秘”“新能源汽车的前世今生”“趣味无穷的禾沣农场”“美丽的鼓浪屿”“正衣冠,习礼仪”“手作玉扣打磨”“共赴科技盛宴”等环节,聘请专业导师团队全程指导。7月4日下午,营员们入住营地,在教官的带领下,学习内务整理、进行防震防火灾等演习,随后营员们一起订立“宿舍公约”、进行素质拓展等活动,杨柳霏和池甜甜,吴孟寒和郑浚喆,分别为大家展示了他们的“宿舍公约”,并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学习体会。
第一天晚上,研学营中年龄最小的黄荣瑄同学自己洗衣服,自己整理行李。记者了解到,和黄妈妈一样,王林濠、陈诺涵等家长通过微信群里的消息,得知自己的孩子表现独立,能完成研学中的各项任务,纷纷表示欣慰。
在研学期间,营员们前往正新汽车国际文化中心,了解从橡胶到轮胎的演变过程、轮胎花纹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今年的研学之旅依然收获了很多的开心。” 郑辰量、唐仕博等几位同学都是闽南日报研学之旅的“老粉丝”,他们用各色颜料完成“手绘轮胎”后,欣喜地把作品展示给教官和带队老师。厦门作为我国东南海疆的海防重地,素有“八闽门户,天南锁钥”的美称,营员们来到胡里山炮台,认真听、仔细记,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营员们进行了“光、灯和人类生活”“如何挑选灯泡?”“利用光影变化重现厦门记忆”“动手制作专属小台灯”等四项课程;在厦门园博苑,营员们运用思维导图,边学边思,完成课程任务。刘柏廷和陈柏锦是一对表兄弟,无论是在玉石打磨过程中,还是在运用思维导图时,他们都配合默契,表现不俗。对于接下来几天的研学,他们表示了同样的期待。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不论是在鱼米花果之乡漳州,还是在美丽的鹭岛厦门,孩子们都学得认真,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