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荣获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创建无邪教示范县、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茶业百强县等荣誉。
五年来,平和坚持政治引领,保持定力,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的重要理念、重大实践,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持续掀起“大学习”热潮,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平和落细落实落到位。
五年来,平和坚持稳中求进,加快赶超,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盯产业短板抓招商、扩投资,持续推动一二三产并发增长。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递增6.7%、9.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7.91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1.45倍。
五年来,平和坚持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导,着力破除制约协调发展的“中梗阻”问题,有效激发发展活力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革任务有力落实。城区品位逐步提升。乡村风貌大为改观。小溪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山格镇新陂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五年来,平和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攻坚,三大战役成效明显。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围绕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问题,创新实施“有其屋”“养鸡生蛋”“一个不能少”等工程,率先推出医疗费兜底保险、蜜柚价格指数保险等一系列举措,五年来减少贫困人口11545人,提前一年半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平和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获得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表彰。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坚持绿色发展,首创“智慧河长”管理模式,流域断面水质不断改善;深入开展严禁毁林种柚林业大整治行动,加大造林绿化和森林保护力度,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0.68%提高到73.32%。平和县被列入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名单,国强乡新建村、文峰镇三坪村、九峰镇澄溪村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金融风险防控有效。
五年来,平和坚持以民为本,精准发力,民生福祉更加殷实。疫情防控持续巩固。疫情发生以来,平和成为全市唯一“零疑似”“零感染”的县份。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全县教育教学、健康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养老服务设施及服务扩面提质,科技、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化。云平高速公路、国道355线平寨至西蝉公路拓宽改造等一批交通工程竣工投用,城区自来水厂及管网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位居省市前列,省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创建成功,平和县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
五年来,平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执政能力显著增强。政治能力不断提升。依托“红军党校”“西坑党校”等红色教育阵地,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始终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队伍建设持续优化。战斗堡垒更加有力。创新开展“一镇一品多亮点”活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基础进一步夯实。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整乡推进、抱团发展”模式,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正风反腐纵深推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着力正党风、淳民风、树新风。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实现纪检监察派驻和巡察全覆盖。坚持把纪律和监督挺在前面,精准运用“四种形态”, 实现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转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