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专题

昨天 他们以生命捍卫红色电波

1930年12月底,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时从敌人处缴获了一部电台,但因一个电子管在开箱清理战利品时被弄坏了,这电台成了只能收报不能发报的“半部电台”。从第二次反“围剿”开始,这“半部电台”立下了汗马功劳,红军正是靠着它,监听敌军行动方案,使战役捷报频传,从此“半部电台”拉开了中国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序幕。

为了让红色电波永不消逝,一代代电信人前赴后继,以生命捍卫党和人民的通信事业。佟江达,88岁高龄的退役军人,漳州市邮电局离休干部,曾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和两次抗美援朝。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坚定的信念,两次荣立战功,他在部队里主要承担的正是保障通信任务。

1949年攻打太原时他因不畏炮火、作战勇敢,送电报次数多,荣立一等功。1951年,佟江达随部队入朝作战,攻打汉江时,敌人的炮火非常猛烈,炮弹铺天盖地,危急关头,佟江达把电台紧紧抱在怀里,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护卫军队里极其珍贵的通信设备。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佟江达说道:“我受伤流血不要紧,只要电台还在,就能及时传送命令。”1953年抗美援朝期间,防空洞被炸塌,他因舍身保护电台而受伤,再立三等功。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通信行业也不例外。在那段艰苦岁月里,老一辈电信人始终把党的领导、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咬紧牙关奋力拼搏,为祖国的通信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水生便是中国第一批通信兵中的一员,主要负责的是线路建设和维护工作。1957年4月,24岁的陈水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首届竞赛大会代表之一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受了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

“我们那时候正是中国电信艰苦创业的阶段,条件很艰难,经常要翻山越岭,但是从没有人喊苦喊累,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要像毛主席在通信兵题词里说的那样,当好‘科学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如今年近90岁高龄的陈水生,谈及当年登高拉电线、参加通信比赛竞技的种种过往时仍神采奕奕,眼里透着光。

一个信念,一份初心,支撑着老一辈通信人为筑牢中国电信的基石而奉献一生。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