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位谋划 组织有序推进
近段时间以来,漳州台商投资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把道路交通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畅通有序、安全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为进一步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台商区出台《漳州台商投资区道路交通重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道路交通安全重点集中统一行动领导小组,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为期半个月的统一行动,通过开展全方位、全链条、多层次的整治,至9月10日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486起,从源头上、机制上、基础上进一步补齐安全监管短板,让影响全区道路交通安全态势的“人、车、路”隐患得到有效治理,路面显见性交通违法逐步减少,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城乡道路交通事故稳中有降。
2 紧盯路面 排查整治隐患
如何高质量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摸清底数,熟知全区道路交通现状是首要。
台商区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优化安全的交通环境。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排国、省、县道等主要道路物理隔离设置情况,对目前已排查出的10处中央开口不规范、5处路侧不规范的安全隐患路口路段,按照先易后难、分轻重缓急逐步进行整改。对区内各国、省道沿线辅道断头路隐患进行排查,针对目前已排查出的4处辅道断头路,按照任务分解的要求落实各项整改措施,确保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改工作。对于14条道路存在夜间照明昏暗、部分灯具灯杆损坏、绿化木遮挡、路面破损、井盖损坏丢失等静态隐患,制定整改计划、倒排工期,按照任务分解要求在9月中旬前完成整改。
在此基础上,台商区针对各类车辆开展源头监管,从严整治道路交通。
台商区滚动集中排查在区内从事建筑废土沙石运输的渣土车,完善渣土车运输企业准入备案机制和监管平台,强化对运载外地渣土到区内倾倒违法行为的摸排、跟踪、打击。实施联审联批,确保在区内运行的渣土车均录入系统纳入监管,全面规范运行,保障渣土运输交通安全。
在规范混凝土、管桩工程车辆管理上,台商区坚决制止非法改装拼装、超限超载和不按标准捆扎装载的管桩运输车辆出厂(场、站),督促企业安装使用称重设备和车辆视频抓拍系统,凡货物源头装载企业放任超载超限货车出场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实施联合惩戒,建立完善“黑名单”制度,并依法依规追究企业主体责任。
电动车是一大部分群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拥有量庞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从进一步规范电动车销售管理入手,对在售品牌、法人及销售人员信息、商家地址二维码等进行逐家详细登记建档,全面推行实名购买登记制度。对不合规的商家下发一批整改通知书,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行为,强化三轮电动车(摩托车)“带牌销售”监管,减少非标车生产、销售和违法上路行驶。
快递、外卖配送车辆的规范管理也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一大考验。台商区组织督促快递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督促从业企业车辆上牌办保险,对不落实主体责任、交通安全管理松懈、长期存在交通违法和安全隐患的快递、外卖物流企业及时采取联合约谈直至停业整顿等罚戒措施。针对快递、外卖运送人员无证驾驶、手机接单、逆向行驶、闯禁行、违法停车等不文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快递服务、外送行业车辆交通违法情况通报制度。
台商区社会事业管理局加大对旅行社包车行为的监管力度,规范旅游车辆安全管理,严禁租用不具备资质的车辆从事旅客运输;督促旅行社建立租赁旅游包车管理制度,规范、合法租赁有资质的旅游车辆;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督促导游按要求开展交通安全等知识宣传和提示。
3 强化宣传 提升安全意识
提高群众安全出行意识是从源头上杜绝和防范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营造良好交通环境的有力举措。
各村、居、场会同区交警大队组成宣传小组走村入户,通过“一案一警示”、农村大喇叭、“美丽乡村行”安全巡回宣传等方式对老年人群体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有针对性地制作农村、企业警示宣传片,将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滴灌式”持续加以推进,扩大农村地区老人的交通安全知识认知率。
合理发挥警保合作示范劝导站及各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劝导员的作用,整合全区34座交通安全劝导站劝导员,划分龙池、角美、东美三个片区,每周开展一次集中联合劝导,盯住农忙时节、民俗活动集中等主要节点,利用农村大喇叭、文明劝导、分发传单、摆放展板等形式,引导教育村民知法懂法,提升文明出行与安全行车意识,降低显见性交通违法率,实现“交通违法不出村”。
区交警大队还运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持续曝光“高危风险企业”“突出违法车辆”“典型事故案例”“终生禁驾人员”,深化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公开公示,掀起安全宣传热潮。推进应用“交管12123”“交安微学群”、农交安APP等平台精准推送提示,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强化系统推送告知工作,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与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交通违法不出村”,持续推动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见实效。
立足辖区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特点,台商区还组织宣传小分队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通过入企业摆放展板、播放警示片、分发宣传单等方式向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外来务工人员自我防范意识。
台商区道安办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盯‘人、车、路、企、政’五方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稳步推进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
4 集中力量 持续推进整治
在台商区国道设卡检查点入口处,交警正在针对重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排查车辆安全设施设备、超员超速、是否系安全带等情况,并进行现场整治,对违法驾驶人开展交通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驾驶员及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
以上一幕,只是台商区推进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生动缩影。
近段时间以来台商区交警大队、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角美镇综合执法大队结合“点题整治”开展秩序管理,巩固强化联合执法,根据角美镇区、龙池片区的道路交通实际,确定重点路段和重点路口,通过联合执法、错时纠违、专项整治、流动执法等多种手段,提高路面见警率,持续开展“集中警力、集中时段、集中路段”整治活动,强力整治电动车逆向行驶、闯红灯、三轮车违规载人;“马路市场”“流动摊点”“僵尸车”、杂物占道等显见性交通乱象,保持查处酒醉驾高压态势和打击酒醉驾力度。
在强化工程运输车、货车违法查处方面,台商区结合“逢五”和“夏季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区管桩运输车、水泥罐车、渣土车运输等车辆开展专项整治,掌握全区工程运输车、货车常规通行线路和集中出行时间特点,按照“高于平时、动态调整、管住重点”工作要求,加大查处整治力度,严查此类运输车辆闯红灯、超速、超载超限、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朱祥超 蓝国宝 文 台商区道安办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