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清
三平寺是闽南佛教名寺,寺内供奉开山始祖杨义中高僧,被尊称为“三平祖师爷”,唐宣宗赐号“广济大师”,据说很灵验,四方信徒纷纷到此朝拜,在港澳台和东南亚也负有盛名。由于三平寺地处深山,早时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不少信徒天天叨念着想上三平朝拜,但碍于道路难行,一直未能前往,于是便出现了“三平三平,有念无行”的闽南俗语。闽南还有一句俗语“嘴痒‘尻川’(屁股)软”,说是有人嘴巴发痒似的老是叨念要去哪个地方办什么事,因为屁股软粘糊糊的老是走不开,事情一直没有办成。这两句闽南俗语都包涵着同一个意思:仅停留在口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落实。
应该说,人们要办理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都要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有条件办理的事,嘴巴不说落实行动也能办成;没有条件办理的事,天天叨念却不见落实,人们便会讥笑他“三平三平,有念无行”。且看《西游记》唐三藏的三个徒弟:孙悟空出自花果山,猪八戒来自高老庄,沙和尚源于流沙河。他们既然出来当和尚以西天为取经的目的地,绝无半途返回故里的道理。沙和尚明白这个道理,西行路上从不提起要返回流沙河;孙悟空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在归化初期因受不了唐三藏紧箍咒的约束,曾发牢骚“倒不如回花果山自由自在快活”,而且在三打白骨精时因受猪八戒的挑拨和排挤,还真的回花果山又当了一回美猴王;就是那个猪八戒一路上老想念着高小姐,叨念着和尚当不成要回高老庄当回炉女婿,却一直不能如愿。在唐三藏的三个徒弟中,猪八戒这位老哥因西行思想不坚定,老想返回温柔乡却无法实现,堪称“三平三平,有念无行”的典范!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当今我们制订工作规划和工作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规划和目标一旦确定下来,一定要狠抓落实,切莫成为“三平三平,有念无行”或“嘴痒尻川软”那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