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防护设备要戴好,消杀工作要做到位,有情况各岗位随时与我联系……”9月19日凌晨5点多,天刚蒙蒙亮,漳州动车站的客运副班长刘蓉便赶到了工作岗位,在整理好当班人员名册、确认完值班人员后,刘蓉对到场同事一一进行测温,仔细叮嘱他们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在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车站迎来了第一趟高铁,刘蓉也开始了她第一遍巡视工作(上图)。
“这位旅客请把口罩戴上,保持1米线距离。” 巡视是刘蓉一天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数十遍的巡视中,她不仅需要协调各个岗位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还要观察旅客的动作、行为,及时帮助旅客解决问题。“一天几万步不在话下,不过就是费鞋。”刘蓉略微调皮地说。
疫情期间,刘蓉心里始终紧绷一根弦。这些天,虽然受疫情影响,动车站比去年同期少了很多客流,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却更加细致到位。“旅客安检、体温监测、候车室消毒、发热旅客紧急处理等每一项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守好防疫‘流动第一关口’至关重要。”
“上一次值班,有位旅客进站时体温偏高,我们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让工作人员将旅客带到留观室,并通知防疫部门。”刘蓉说,在等待防疫人员到来之前,她又为旅客测了两次体温,不敢有丝毫松懈。防疫人员接走旅客后,刘蓉组织保洁人员对发热旅客途经的线路、滞留场所进行擦拭消毒,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自我消毒。“后来被告知,该旅客可能因为赶路导致体温升高。”刘蓉说。
人员流动频繁、空间聚集密度高的候车室、出站大厅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每当一波旅客通过检票闸机乘车后,刘蓉都会提醒保洁员再次对旅客密集区域进行消毒,并细细交代:“一定要加强消毒工作,除了每天要对候车室、厕所等常规消毒外,对人员密集区域要再次进行消毒,尤其是旅客经常坐过摸过的地方,要用消毒水进行擦拭。”
今年的中秋节她依然要在车站度过。“除了孩子有些失望,家人还是很支持我,让我安心工作。”刘蓉说,作为铁路人,节假日坚守岗位是职责所在,“把服务做到位,让每位旅客安全、顺利乘车。”
⊙本报记者 陈晓云
见习记者 陈嘉珉 王炜艺 文/供图
●采访对象:刘蓉 漳州动车站客运副班长
●采访地点:漳州动车站
●采访时间:九月十九日凌晨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