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4版:社会

东山劳模学“谷公”立新功

在谷文昌塑像前,劳模们聆听曾在谷文昌身边工作多年的省级劳模、83岁的陈荣泗(右一)介绍谷文昌在“东山保卫战”中的好故事。

本报讯(谢汉杰 文/图)10月17日,东山县总工会、县劳动模范协会组织全县65位国家级、省级、市级劳模,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谷文昌精神红色教育专线教学点——东山保卫战纪念馆”,聆听谷文昌在“东山保卫战”的好故事和港西“英雄村”的巨变,开展以“学习‘谷公’、再立新功”为主题的又一次集中学党史教育活动。

位于樟塘镇港西村的牛犊山是1953年7月“东山保卫战”的主战场,当年的战地山洞,现被辟为“东山保卫战纪念馆”。馆内共分“谷文昌与东山保卫战”“东山保卫战始末”等四个部分。“战斗一打响,时任东山县长、支前总指挥的谷文昌带领港西村等地的2000多名干部群众奋勇支前,军民同仇敌忾,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49次冲击,终于守住了牛犊山,为‘东山保卫战’赢得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劳模们注视着战场遗存实物,谷文昌等英雄人物塑像,战场沙盘,缴获的枪支、大炮、飞机(模型)和230多张珍贵老照片及视频,聆听讲解员讲述一个个英勇故事。展馆内,“不救民于苦难,共产党人来干啥”“不带私心干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一句句彰显谷文昌同志为民情怀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劳模。

饮水思源,“谷公”情深。当年英雄们洒下鲜血的牛犊山和港西村,现已被辟为“景村融合”的红色旅游景区。劳模们站在纪念馆门前,只见牛犊山旧战场留下的创伤早已消失,伴随着新中国和改革开放前进的脚步,呈现在面前的是绿水青山相连,处处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牛犊山下,从云霄峰头水库引来的淡水通过向东渠第二水源,“哗哗”地流入1958年谷文昌带领人民群众建成的红旗水库,成为当时东山人民唯一的饮水源。

谷文昌精神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港西村村干部林文东介绍,港西村曾是被列入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质,激励向上向善的精气神,一跃成为声名远播的网红乡村旅游打卡点,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拓宽了村民和村集体增收的渠道,成为闻名的富美新农村。

在职在岗的劳模们表示,要更加深入地开展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活动,永葆初心与使命,爱岗敬业办实事,为建设东山“国际旅游岛”再立新功。退休的老劳模们则表示,要在传承红色基因、扶贫济困、助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工作中再立新功,彰显新时代老劳模的风采。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