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龙溪猎鼠反扒志愿者大队:

深夜“猎鼠人” 白天“志愿红”

郭昭军给“猎鼠队”成员布置任务 本报记者 沈昊鹏 摄

“‘猎鼠队’来了。”午夜降临,对于在市区街道上“溜达”的几位男士,沿街住户早已见怪不怪,他们知道,拥有“火眼金睛”、敏捷身手的“盗贼克星”们现身了。

这支市民口中的“猎鼠队”,是我市首支登记在册的民间反扒队伍——龙溪猎鼠反扒志愿者大队。2015年4月,在政协委员郭昭军的组织下,该队伍正式成立,召集了退伍军人、健身教练、个体工商户、民警等一批正义人士加入其中,投身到义务“抓贼”、配合警方盯防不法行为等反扒志愿活动中。

“这是盗窃嫌疑人的线索,请‘猎鼠队’帮忙配合蹲守。”一接到派出所民警发来的警情,队长郭昭军立即带领队员与民警配合。经过三个晚上的蹲守,他们成功在甘棠宫附近小巷抓获犯罪嫌疑人陈某,协助警方侦破盗窃电动车案件9起。

诸如此类找寻、围追堵截窃贼的情况,“猎鼠队”的队员们早已习以为常。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案件线索丰富,在侦察团伙、流窜、惯犯作案等案件中,能够与民警进行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同时,他们通过网格式分散在公园、夜市、商场等人流量大且案发率高的地方,针对性地开展巡逻和蹲守,一旦发现盗窃嫌疑人,便与其斗智斗勇,实施抓捕。队伍成立至今,已协助警方抓获或在合法范畴内安全抓获犯罪嫌疑人570多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

过去盗窃高峰期时,“猎鼠队”一年协助警方抓获上百个嫌疑人,而现在城区的电动车盗窃行为几乎绝迹。“社会风气变好,治安也好了很多。”郭昭军表示,如今,午夜乔装打扮“抓贼”的情况少了,而白天穿上“红马甲”,他们更多地投身到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

平日里,“猎鼠人”走进社区、校园、单位普及防身术等安全知识,在街头开展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今年5月以来,我市疫苗接种高峰期,他们连续51天出现在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进行排队引导、人员登记等工作……

“无论是‘抓贼’,还是参与其他志愿活动,当一名志愿者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让我们的内心倍感充实。”郭昭军表示,“猎鼠人”的车上时常备着一件“红马甲”,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即刻“上场”。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