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人就找‘蓝手环’。”如今,这样一句话在我市坊间广为流传。
这个“蓝手环”,不仅是一个印有“请帮我联系家人”、代码编号等字样的手环,它还指代了一个名为漳州市蓝手环公益搜救中心的志愿服务团队。2015年6月,在创始人黄惠聪的组织下,十几位热心公益的市民走到一起,以“情系老人,孝行天下”为宗旨成立了这个组织,开始为老人、儿童、精神疾病患者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蓝手环”发放、走失人员搜救等无偿服务。
几年来,搜救中心坚持每月走进社区免费发放“蓝手环”。“这个手环印有我们的联系方式,还可以放进写有家属联系方式的纸条,如果佩戴者走失或有意外,可以及时获得帮助。”黄惠聪说,虽然发出去的“蓝手环”不一定都会被佩戴,但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传递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也让更多人知道“寻人就找‘蓝手环’”。
一说起寻人,黄惠聪便打开了话匣子。“成功找到人的案例,最久的找了近四年。”2017年,接到天宝镇一名女士打来寻找其母亲的求助电话后,他们立即发布寻人信息,并在多渠道寻找线索却一无所获。但他们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持续跟进下,去年10月,他们在厦门救助站成功接回了55岁的失智老人蔡丽花(化名)……像这样的寻人事件不胜枚举,近年来,他们发放“蓝手环”无数,接受家属求助500多次,单是通过发布信息间接找到的走失人员就有200多位,通过搜救找到的走失人员也有近50位。
数次寻人成功的背后,得益于团队的不断成长与团结协作。经过多年来的志愿服务,搜救中心逐渐摸索出了较为成熟的志愿服务、信息宣传、线索甄别、人员搜救等经验,陆续吸纳了义工60多名、搜救员10多名,并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指导团队开展日常工作,逐步建章建制、规范管理。同时,加入漳州市派出所社区网格治理“2+N”模式,与通北派出所、闽南故事文化园等单位积极共建,推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
“公益是一种态度与责任。”黄惠聪说,当亲历走失人员与家人团聚的现场,当传递给他人正能量的那一刻,他们的付出便有了最好的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