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帮帮忙,孩子需要送医院!”2021年2月17日19时许,谢陈铭开警车执行公务,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一位群众声音颤抖,急促地拍打警车车窗。
谢陈铭迅速下车了解情况后,将突发疾病的孩子抱上警车,闪起警灯,向漳州市医院一路疾驰。途中,孩子开始意识模糊、口吐白沫。谢陈铭紧急与医院急诊科联系,协调院方做好接诊准备,为孩子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像这样帮助群众、服务群众的事例,在谢陈铭九年从警生涯中屡见不鲜。作为南靖县公安局南坑派出所四级警长,谢陈铭始终把“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当成座右铭,坚守基层一线,踏遍辖区镇村街道,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让山区群众更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父子兵”上阵
他接棒扎根山村一线
“我小时候看爸爸穿警服感到特别帅气,为我当警察埋下了一个理想的种子。”回想起儿时的趣事,谢陈铭记忆犹新。
谢陈铭的父亲谢崇平是长期扎根一线派出所的老民警,先后在南坑、梅林派出所工作,1997年因病去世。
父亲的正直、坚毅深深影响着谢陈铭。2012年,谢陈铭如愿考入南靖县公安局。分配工作时,他放弃好岗位,主动申请到父亲工作过的南坑派出所,在记忆里、工作中追寻父亲的足迹,坚守从警初心。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对党忠诚、苦练本领,做好、做细、做精本职工作,在规范中做到“有为”、在“有为”中保持规范,执法办案专业考评始终名列前茅。
“我不能拿父亲的荣誉当起点,而是要像父亲一样,让警服成为群众信赖的名片。”谢陈铭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9年底,谢陈铭在工作中发现葛竹村94岁高龄的刘某,几十年前从广东省饶平迁至南靖时把户籍资料弄丢了,从此一直是黑户。谢陈铭将此事汇报分管领导,并在局里安排下奔赴广东省饶平县刘某原居住地派出所调查。在取得相关证明材料后,为其落了户。心怀感激的老人专门托人送来一面绣有“热情热心 为民办事”的锦旗。
弘扬“漳州110”精神
他让群众“100%”满意
在警察家庭长大,谢陈铭从小就对“漳州110”的事迹印象深刻。从警之后,他始终对标对表,让警务工作不断出新出彩。
长期从事农村警务工作,谢陈铭深知“群众的事再小也要当大事。”2020年1月17日早上8时许,谢陈铭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养殖场数十只鸡被偷。谢陈铭迅速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展开侦查,经过分析研判,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于当晚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扎根基层,就要既坚持‘破大案’、又要坚持‘破小案’,无论巨细都得付出100%的努力、100%的细心、100%的耐心。”谢陈铭说,扎根山村,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知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会沟通技巧。
经过不断的探索,谢陈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截至目前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200余起,办理行政案件487起、刑事案件1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0名,群众满意率100%,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3次。
争创“枫桥式”派出所
他与战友并肩战斗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要求,也是谢陈铭与所里战友奋斗的方向。
南坑派出所地处山区,辖区广阔、山路崎岖、村居分散。派出所仅有5名正式民警,负责11个村,1个居委会,警力捉襟见肘。一旦发生村民矛盾纠纷,二三十公里的出警半径成为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置的最大制约。
“我们也要让出警更快更灵。”谢陈铭说。在县公安局支持和所领导带动下,谢陈铭与战友们传承老一辈南坑派出所工作模式,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探索具有山区特色、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型警务机制,构建了警员、网格员和治安巡防队、纠纷调解队等9支专门队伍的“2+9”基层社会治理“乡村110”模式,让村民的矛盾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同时,通过增设南高、新罗两个警务工作站,排查整治安全隐患80余起,辖区警情同比下降5.2%,南高、新罗两个村实现重大案事件、“民转刑”案件,电信诈骗、制假、制毒、赌博等违法犯罪案件“零发案”。有了安全的发展环境,南坑镇年产值1.5亿元的茶产业、6000万元的兰花产业蒸蒸日上。
疫情期间,谢陈铭和战友们与“山里110”并肩战斗,认真做好辖区3500户、13400人排查,筛查14名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辖区未发生一例疑似或确诊病例。
2020年12月30日,南坑派出所正式被省公安厅命名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靖公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