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聚焦

多单位共建书屋

藏书不定时更新

虽然这些市民共享书屋面积都不大,但藏书却有近5000册,还不定时更新和增加。那么这些图书都从何而来?

市风景园林中心的职工书屋,就是这些市民共享书屋藏书漂流的起点。去年,市风景园林中心的职工书屋被授予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全国总工会给予该书屋600余册的图书补给。如何打造“没有围墙”的职工书屋,让这些优质的图书资源流向百姓生活?去年8月开始,市风景园林中心联合市总工会,并陆续与漳州市图书馆和海西博文书店联合启动市民共享书屋建设,千册图书开始了漂流之旅。其中,西院湖市民共享书屋由市图书馆参与合作共建,是标准化建设试点之一,内有藏书2500余册,并配备借还设备。通过数据平台实时交互,市民可在此实现市图书馆借阅书籍的通借通还。海西博文书店也在西溪亲水公园市民共享书屋捐赠图书1500余册。“市民共享书屋的图书将定期进行更新、补给和交换,确保充分利用每一间书屋的图书资源。”郭静娟说道。

对于共享书屋如何一下建成,市民陈先生感到疑惑,“这些市民共享书屋好像一夜之间就来到了家门口。”这是因为首批市民共享书屋的前身多由公园内既有木屋、用房盘活利用,没有大拆大建。

比如,西院湖市民共享书屋的小木屋就是从公园管理用房改造而来,书屋依据原来的空间格局设计成了两间并联的半开放式阅读空间,既有小型“会客室”,也有安静阅读台,还在露台摆上休闲桌椅,打造一处活跃的社交空间。读者在这里三五成群,找一小块地方,就能进行学习和交流。而九龙公园的市民共享书屋偏居于公园荷花池一隅,书屋被一片多肉植物环绕,成就了“小隐隐于野”的清幽空间,很难想象,这个安静的读书空间曾是公园仓库。每次周末,市民刘宇带孩子来书屋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刘宇表示,相较于线上阅读,他更愿意让孩子接触纸质书籍,“一方面主要出于对孩子视力保护的考虑,另一方面市民共享书屋的藏书部分是时下热门图书,更贴近当代生活。”

“集约化思维”不仅体现在土地资源盘活,还体现在市民共享书屋探索的“志愿+书屋”模式。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民共享书屋主要由公园管理中心志愿者代为管理,今后将向社会和高校征集更多志愿者,形成共治共享的便民服务新格局。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