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9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勇毅逆行 双向发力

——市政协委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当前,众志成城。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漳州广大政协委员勇毅逆行,奔赴一线,把履职故事写在抗疫前沿,最大限度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以上率下 全面倡议

作为漳州市疫情防控总指挥之一,市政协主要领导挂钩联系龙文区,常态化深入一线防控指挥部督导落实流调排查、区域核酸、隔离转运等工作。市政协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也多次深入所挂钩的县(区)、开发区,督导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在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以上率下,统筹部署。3月18日,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主席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带头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做到凝聚共识和资政建言双向发力,助推市委市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要提高政治站位,带头响应疫情防控号召;要加强个人防护,带头执行疫情防控规定;要强化社会责任,带头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要坚持双向发力,带头汇聚疫情防控合力……”3月19日,市政协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力量。

倡议鼓舞人心,漳州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纷纷以疫情防控的实际行动展现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把政协的履职之能转化为抗疫之力。

日夜奋战 彰显担当

连日来,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漳州市政协各界别委员,纷纷立足自身工作岗位,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力做好流调溯源、患者救治、社区防控、后勤服务、宣传引导、市场供应等各项工作。

半夜两三点回家,四五点又赶到医院。3月18日以来,市政协委员、漳州市人民医院院长林文福保持着这样的上下班规律,平均每天睡不足3个小时。

只要有一名高风险人员在医院做排查,林文福就需要在现场全程跟踪统筹。他和全院400多名医护人员一样,每天都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需要保持沉稳而又敏锐的判断力,需要医生的担当。”林文福说。

市政协委员、华安县中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林晓文也是奋战在一线的一名“白衣战士”。

3月24日天还没亮,林晓文早早地赶到医院领取相关物资,接着前往华安新村社区检测点参与核酸检测工作。经过白天的忙碌之后,傍晚5点,他又开始在医院的急诊室值班,一直忙到3月25日早上10点多。

在此次抗疫工作中,林晓文还和医院其他专家一起拟定新冠预防方——“壬寅守正方”,这个药方由华安县抗疫指挥部配送给一线防疫人员。

(上接第一版)

“这个药方是我们在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指导下,根据今年的气候特点、发病规律拟定的旨在调整人体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的药方。”林晓文说,希望药方能帮助更多人。

医卫界委员日夜奋战,企业家委员纷纷慷慨解囊,捐资捐物,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柯志文委员捐赠高端数字化X射线摄像机等医疗设备价值103.8万元,包祺斌委员捐赠抗疫物资价值30万元,黄志刚委员捐赠人脸测温监控管理系统、人体表面温度筛查仪等价值26万元,翁慧钦委员捐赠现金10万元及自热米饭100箱,余敏委员捐赠医用口罩10万只、消毒湿巾10.08万片,陈龙宇委员捐赠口罩10万只……

据不完全统计,3月12日至今,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累计捐款210万余元,累计捐赠食品、物资价值220万余元,捐赠口罩近50万只及一批疫情防控物资。

红色马甲 温暖人心

连日来,一群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服务者,活跃在漳州基层战“疫”一线,积极参与核酸检测、搬运物资等各项志愿服务,成为抗疫中一道道美丽风景线。这些“红马甲”,有基层政协委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有市政协机关干部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做一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战士’,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市政协委员、云霄县林业局下河林业工作站站长方镇福组织全体护林员11人,协助下河乡24个村居群众进行核酸采样。

“携手抗疫,义无反顾,尽心尽力。”市政协委员、龙溪猎鼠反扒志愿者大队队长郭昭军组织30多名青年志愿者分赴部分社区参与核酸采样志愿服务。郭昭军介绍,不少志愿者勇毅逆行、全力以赴,在芗城区、龙文区的管控区、封控区协助维持秩序、搬运群众采购的生活物资等。

群防群控,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在全市各地的许多核酸采样现场,“红马甲”们积极参与核酸采样现场预约、现场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工作。有的老人家不会用手机预约,“红马甲”就主动帮忙一下;有的群众排队比较急躁,“红马甲”就上前安抚一下情绪……虽然只是一些很细小的事情,但几千人的核酸采样现场,群众看到“红马甲”在场,更有秩序感和安全感。

“正是因为有了群众的积极主动配合及参与,才让疫情防控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市政协机关党员志愿者陈汝熏说。

“除了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我们还报名参加了疫情防控突击队。”市政协机关党员志愿者谢宏说,“家里行李箱早已备好,随时待命,随时支援。”

城市放慢了脚步,但“红马甲”们的抗疫身影愈发奔忙,助力疫情防控的行动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 邱丹燕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