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章正宣)5月10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慧德带队赴龙文区、漳州开发区调研智慧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提质增效。
市领导一行先后前往漳州开发区石坑海防派出所、公安分局、应急指挥中心,以及龙文区综治中心、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蓝田街道龙兴社区,以实地察看、观摩实战演练、座谈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市域社会治理相关智治项目建设、实战化运行情况。
市领导强调,要着眼“利长远”提高思想认识。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耐心和耐力,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勇于抓当前不见效、长远打基础的事,克服“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突出“防风险”树牢安全底线。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强对风险隐患的智能化监测预警,精准掌握社会治理态势,做到预防在先,源头防范矛盾风险;推动人防技防相结合,持续提升景区、非景区景点整治成效,力争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让“雪亮工程”照亮盲点,看护百姓安全。要坚持“打基础”凝聚部门合力。把网格化治理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发挥综治中心平台枢纽作用,加强资源力量整合,推动部门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提升基层指挥、调度、处置能力,让数据“破圈”、业务“跨界”,为疫情防控、打击电诈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要围绕“惠民生”提升服务效能。找准群众高频需求,拓展数据技术应用的治理场景,加快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延伸服务触角,打造“指尖生活圈”;最大限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建立起基层治理与民意互动的良性模式。要聚焦“树样板”打造品牌矩阵。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加强优势领域研究探索,勇于先试、细处着眼、精准施策,创新性地开展智慧赋能治理工作;加大典型选树和培育力度,开展经验交流,及时总结提炼,切实打造出一批可示范、可推广的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