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人居环境”成为云霄民生热词之一,为期两天的县委县政府工作检查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必看必检,县主要领导调研村居必督必提。县级多次专题部署、“一把手”带头主抓,均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即“拆到位”才是人居环境整治的最大力度、最硬措施和最强保障。
缘何要拆?当前,云霄村居空间拥堵、配套老旧、秩序杂乱等问题依然不少。4月,县人居环境整治“八个一”工作机制直击痛点,明确指出基层领导干部要从抓环境卫生日常中解脱出来,深思细悟“扫干净、摆整齐、拆到位、保畅通”总体要求,在拆旧拓新、监督评比、长效治理、村庄规划等领域苦干实干加巧干。这也预示着把人居环境整治办好办实,只会“拿扫把”远远不够,还需从“拆”字上精准发力,敢于向私搭乱建、闲置危房、废弃棚圈、残垣断壁等环境顽疾亮剑,进而拆出发展空间、腾出土地资源。
该怎么拆?关键在于精打细算人居环境整治账。
一来是算清“拆”字背后的经济账。结合“七比一看”竞赛中的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和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集中“拆老拆旧拆危拆违”,并根据拆后平整地块的不同性质,分类制定后续规划开发管理方案,促进存量土地空间有效释放,最大限度发挥拆后土地的经济综合效益。二来是算好“拆”字背后的民生账。人居环境整治归根结底是要让群众的生活更美好,最终目的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百路千村综合治理等工作不谋而合。唯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拆违治乱中的主导作用,才能解决好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事情,加快补齐农村建设短板欠账,加快消除“视觉贫困”。三来是算长“拆”字背后的治理账。通过以拆促整、以整促洁、以洁促美,有碍观瞻的积存垃圾没了、藏污纳垢的场所少了,后期保洁清运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同时,村容村貌“面子”的改善还将促成思想观念“里子”的转变,全面激发村庄内生动力,让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最大受益者和主要参与者。
当然,“拆到位”并不意味着一拆了之、拆而不用。写好人居环境整治“后半篇”文章,将成为摆在广大镇村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考题。以发展的眼光试析拆后土地利用,应当将其与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用地扩容增效等当前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宜建则建、宜耕则耕、宜绿则绿”的原则,对“小散乱”地块统一规划、成片清拆、科学编制,对拆后土地做到自我管理一批、村级管理一批、项目管理一批,进而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公建资产等资源,腾出停车场、新村道、小广场等公共用地,加快推进拆旧复垦、覆土复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