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畊宏女孩”“王心凌男孩”在社交平台不断“刷屏”,当大众的健身意识和青春情怀被唤醒,当新的消费方式带来了新的保障需求,触发了新险种的流行。新时代的年轻人们,不仅为自己的各方面购买保险,更是主动为家人、上门服务人员甚至宠物购买保险。
从运动险、手机碎屏险、网络账户安全险到宠物险,从小微商家保、店店保、出口产品责任险到骑手意外险、上门服务人员责任险……获得保险服务的门槛不断降低。
保险需求升级
“万物皆可保”
除了平时常见的综合意外险,近年来,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保险公司还逐步推出跑步运动、球类运动、骑行运动、高风险运动等专项运动意外险。
“最近跳操火了,好多人跟着刘畊宏跳操,我在网上看到众安保险就推出了一款跳操险。”市民严佳说,“平时我也比较喜欢运动,如潜水、跳伞、攀岩等,这些运动风险较高,我经常关注保险公司针对户外运动人士设计的保险产品。在户外运动进行前,我都会为自己选购相应的保险。”
随着养宠群体不断扩大,高昂的宠物医疗费用也让不少宠物主倍感压力。“上周带家里的猫去宠物医院检查一趟就花了1500元,养宠物就要对它们负责,但这样的医疗支出确实有些压力。”市民郑玉玲说。宠物保险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保险产品,主要提供宠物意外伤害、医疗、疫苗等相关保障。目前,平安财险、众安保险、阳光保险、太平洋保险、大地保险、人保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均提供宠物保险业务。此外,微保、支付宝、京东等互联网平台也已入局相关宠物医疗险的销售,保费从每月几十元到每月几百元不等。
其实,互联网保险产品早已跳脱出传统重疾险、人寿险的范围,拓展出健康管理、交易安全、生活消费等碎片化生活场景以及企业经营场景。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年轻的消费者表示,尝试过或愿意尝试视力健康险、医美保险、滑雪意外险等新险种。
网络保险走红
购买应理性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进行的调研显示,超七成生于1995~2009年的年轻人将购买保险作为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
“保费透明,权益条款一目了然,‘货比三家’更省时省事,还可以自由选择、搭配是我选择在网上买保险的原因。”市民欧阳樱告诉记者,“投保后,在小程序就可以查看保单情况,理赔也方便。”采访中,不少市民坦言,网上投保还可避免保险销售人员的打扰,投保流程也便捷,保费可能更便宜。
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尽管部分人身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功能,但其本质仍属保险产品,以保障功能为主,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提醒消费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理财产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为避免上当受骗,建议保险消费者不要轻信“退保理财”“高息理财”、以保险公司名义承诺的高额回报、赠送礼品、“先返息”等诱饵。线下购买保险时,应拒绝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签订的投资理财协议,拒收以销售人员个人名义开具的收据等。
此外,消费者勿轻易出示保单和身份证件给他人代为办理退保手续,谨防不法分子借机窃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行骗。消费者遇可疑邀约时,可通过各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正式渠道,查人员、查产品、查地址,核实销售人员身份、所售产品信息,遇“退保理财”骗局时,及时留存相关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本报记者 王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