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6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机关禁烟督查记

本报记者跟随市卫健委走访部分单位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要率先做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5月17日,市卫健委和爱卫办联合发布控烟倡议书,并将机关禁烟置于头部位置。一个月以来,机关“无烟”了吗?近日,由市卫健委牵头,市爱卫办、市文明办联合开展控烟专项督查,专找机关禁烟工作的“茬”。

什么样才是无烟机关?标准就是“一有三无”。李伟斌是市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科科长,负责落实禁烟控烟工作的他向记者介绍,“一有”是有明显禁烟标志,“三无”是无烟头、无烟灰缸、无吸烟者。

根据这个标准,记者跟着督查组来到了市统计局。只见这里随处张贴着禁烟标志,茶几上不见烟灰缸的踪影,即使开着空调,密闭的空间内也闻不到一丝烟味。在此之前,工作人员小陈却天天在办公室被迫吸二手烟,他对如今的变化最有感触。“长期烟雾刺激导致我的喉咙一直有异物感,为此我买了小风扇放在桌上,一年四季开着用于吹散烟雾。现在办公室禁烟了,我的小风扇早就收到柜子里了。”

禁烟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可实施起来却还是会碰到阻力。李伟斌说,最明显的是“烟民效应”。“办公室里只要有人抽烟,就容易产生吸烟氛围。”李伟斌回忆,在督查的过程中,就发现一些本来不抽烟的年轻人,受吸烟氛围影响后也抽上了烟。

对此,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钟灵川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对于单位内个别戒烟难度较大的老烟民,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别人,特地设置了户外吸烟区域。“单位年轻人比较多,习惯了无烟的环境之后,大家也不会主动去抽烟。”

小空间里的无烟环境还好解决,那如果是大空间呢?记者跟着督查组来到了漳州市城市展示馆。入口处的展示台上,整齐摆放着禁烟宣传手册,大厅里醒目的巨型LED屏,正播放着禁烟宣传内容。展示馆内还设有控烟监督员,发现有人吸烟会及时劝阻并引导至室外吸烟区。“我们每个人都是控烟监督员。”城市展示馆宣教部林琪敏说。靠着“宣传+引导+监督”的办法,城市展示馆偌大的空间内顺利实现了无烟环境。

在如火如荼的禁烟控烟氛围中,一些烟民也想到了“对策”。李伟斌在督查过程中发现,有的人用一次性纸杯代替烟灰缸,甚至把烟蒂丢进盆栽里。但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李伟斌信心满满,“现在市直党政机关无烟建设普遍开展得不错,带了个好头,希望能一鼓作气,年内全市机关都能‘无烟’。”

☉本报记者 杨婉真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