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5版:理论与实际

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漳州高新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一书,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三进下党、七下晋江、四下基层等故事,生动呈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大局、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大刀阔斧、科学决策的改革思路,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心系人民、情暖民心的赤诚情怀,为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一要带着感情学,学出忠诚信仰。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亲自领导和推动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福建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们要带着感情学,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营造学习贯彻的浓厚氛围,推动全区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热潮。一要切实学深悟透。把学习《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与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提出的“一个篇章”总目标、“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研讨活动,坚持领导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形成一级带一级、全区党员一起学的良好局面。二要注重宣传宣讲。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南山书院等学习平台作用,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做好立体宣传,推动学习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三要坚定忠诚信仰。深刻感悟思想伟力,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爱戴之情转化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要带着问题学,学出为民情怀。《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以细微之处见真情,再现习近平总书记爱民、利民、富民的真实场景,对我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一是聚焦促发展。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重”,全力推动南湖“双创”产业园、靖圆一药一智产业园、站前总部经济产业园等“三大片区”开发建设提速提效。稳步推进第三季度46个开竣工项目,加快万洋智能制造产业园等60个在建工业项目建设,全速加快项目投产见效。推动近期中央、省、市出台的奖励纾困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市场主体早受益。坚持全员招商,区领导干部带头找项目、挖资源、拓市场,争取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推动创新创业,落实省研发费用分段补助、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漳州市科技创新八条等科技惠企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研发创新。充分利用龙江岁月、南湖、水仙花海等人群聚集效应,丰富消费业态,挖掘和释放消费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全力以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聚焦兜底线。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守好粮食安全、生态环保、安全稳定等工作底线。扎实推进粮食产业园建设,全面深入开展污染源头排查整治,加快实施九龙江西溪(高新片)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等生态项目。拉网式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防台风防汛工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聚焦惠民生。聚焦解决群众关切问题,依托三大片区开发,科学布局教育、医疗等配套项目,打造人民满意教育,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办好为民实事。持续开展“村居靓透透”环境整治活动不断靓化乡村环境,巩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开展“村企喜乐乐”结对帮扶活动,依托区内花卉、荔枝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城乡供水一体化、荔枝博物馆、福见花木廊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农业+电商”“农业+旅游”等新兴业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要带着责任学,学出奋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一诺千金、立说立行的责任担当,对我们干事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紧扣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和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七比一看”竞赛要求,把学习焕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真抓实干推动工作的巨大动力。一是心无旁骛实干。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抓发展上来,坚持带头抓落实、抓执行,深入基层、项目和企业一线掌握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过硬作风和攻坚姿态,将上级党委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二是迎难而上苦干。持续强化“敢与一流比、敢与先进争”的使命感,牢固树立“高新争第一、一起向未来”的志气和勇气,努力在破解矛盾问题中增长才干,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磨炼意志,在比学赶超竞赛中推动发展,争取各项工作走在全市考核前列。三是精准发力巧干。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片区开发等各项中心工作,持续学好产业发展、片区开发、金融统计、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等专业知识,提高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