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教育周刊

暑期亲子关系:

家长不妨放下“高期待”

暑假,不少家长的“诉苦”引发共鸣:暑假,孩子居家无所事事,整天抱着手机,怎么办?孩子不愿意上兴趣班,也不听从大人安排,如何进行沟通?有媒体调查显示,暑假有近50%的家庭,亲子关系会亮起“红灯”。其中最大的“破坏者”,就在于玩与学这对矛盾。

“暑假是亲子享受美好生活的关键期,却也是亲子冲突的高发期。”漳州市第四医院心理治疗师林雯雯表示,多数孩子认为考试考完放假了,就该好好放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利用暑假弥补上学期学习的不足,甚至希望“弯道超车”。因此,亲子关系就越发紧张。

“家长要理解孩子的需求,让孩子保留一些时间玩一些自己想玩的东西,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林雯雯说,假期里,家长不要一味只关注孩子的学业,而是应该放下“高期待”,跟孩子建立联结,通过开展人际交往、社会探索、体育健身等活动,缓解孩子对父母的心理防御,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去发展认知和提高社会能力,感受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拥有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力量。

暑假是很好地调节身心的时期,家长引导得好,孩子上个学期的辛苦和疲劳就可以在暑期得到缓解,同时也能为下个学期积蓄身体和心理力量。林雯雯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首先,察自己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当觉察到自身因为孩子的问题而产生情绪的时候,可以尝试先做物理上的自我隔离:比如单独去房间呆一会儿,做一下深呼吸,向朋友倾诉等,我们需要想想办法稳住自身情绪之后再与孩子沟通。在沟通前,要先试着接纳孩子当前的状态。当我们迫切想要去改变孩子的时候,也是孩子最难改变的时候。在亲子关系冲突中,我们要优先考虑的是人本身,而非效率。如果暑期与孩子的互动中,确实让自己有情绪波动也不妨坦诚表达。切忌不要去指责,因为指责只会增加“怨恨”,于事无补。

其次,不轻易惩罚。如果孩子沉迷手机或者网络,家长不妨和孩子协商做好约定,制定一些条约:每天玩多长时间手机?如果超过怎么处理?在哪些场合不能玩手机?(饭桌、房间)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全家人要共同遵守,形成良好的电子产品使用氛围。切忌采用惩罚方式,比如没收手机等,如果在亲子关系中加入“惩罚”,或者频繁使用“惩罚”,最终会让你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远,甚至会让孩子做出过激的行为。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计划,丰富暑期生活,带孩子出去旅行或者让孩子和朋友们结伴而行外出;参加夏令营,可以交朋友,锻炼身体,学习技能;当志愿者,去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追随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文学、爬山、篮球、游泳等,根据爱好去做时间管理;去兼职,青春期的孩子对赚钱很有兴趣,增强其社会体验。

再次,家长要以身作则,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你给我写作业去”,但自己却在一边玩手机,这个就容易给孩子造成“不服气”。建议父母把玩手机追剧的时间错开来,不要“你玩手机,孩子在写作业”,尽量不让手机暴露在孩子眼前。

不管如何,父母要坚定暑假期间的督促和支持。不是一味制止,多听取孩子的意见,不要把约定变成命令和要求。

学生可以这么做:

首先,规律作息,合理安排时间。规律的作息和安排可以给我们的内心带来秩序感和稳定感,也会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减少负面的情绪。所以暑期我们依然要尝试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帮助维持情绪上的稳定,可以适当规划每天的生活,做一个计划表,按照计划表到点就去做应该要做的事情。具体执行过程中如果到点了不想去做,怎么办?建议按照计划去行动,然后再去感受你做完这些行动之后你的感受和开始时的感受有什么变化。“你可能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久而久之,你也就会形成习惯。”

其次,找到与电子产品的相处之道。人的体验是需要有交替的,紧张压力之后的放松是最深刻,最舒适的。在暑期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必要的学习和活动之后,去适当使用电子产品,就像弹簧一样,需要压紧一下有一定的压力,释放之后才能体会足够的放松。如果想让电子产品使用带来足够的愉悦感和放松,那就要学会与它的相处之道,不要整天沉迷,也无需全部禁止,切忌不要让电子产品去控制你的时间,而是要用你的时间去安排它。

再者,觉察情绪,调节负面情绪。假期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烦躁、焦虑,甚至迷茫。首先要觉察到有这些情绪是很正常的,不要去否定和排斥。情绪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放松方式帮助自己缓解情绪和压力,比如腹式呼吸、蝴蝶拍、正念冥想等,也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寻找同伴支持等方式缓解情绪。

最后,保证安全是所有的前提。暑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保证自己的安全,对一些危险的物品和事情要有足够的警惕。如果对于安全与否无法有自己确定的判断,可以寻求家人的帮助,帮我们学会辨别。☉本报记者 陈晓云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