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9版:教育周刊

办好优质教育 打造教育品牌

——访龙海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蔡毅勇

龙海一中远景 校方 供图

☉本报记者 苏水梅

党的十八大以来,龙海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把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提质扩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品质提升、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努力办好龙海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年来,全区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龙海被确认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示范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龙海区教育局被评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县级优秀组织单位”。龙海一中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福建省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龙海二中被确认为“福建省一级达标校”“福建省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

队伍建设——

重引进 抓培训 善激励 强管理

龙海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蔡毅勇表示,龙海区积极探索和健全教师“引进、培训、激励和管理”四大机制,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个十百千万”工程,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推进“县管校聘”。十年来,全区共招聘新教师1431人,结合引进研究硕士生及教育部直属师范高校公费师范生、推进区域内教师校际交流等方式,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实行教师职称总量管理,逐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组织骨干校长、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流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构建培训体系。大力开展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实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乡村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工程等。通过划分教研片区,组建学科核心组团队,实施“局长点课、校长评课、家长议课”活动,成立龙海一中、龙海二中教育集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加大正向激励。落实事业单位年终追加绩效工资总量、乡镇教师工作补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落实教师综治平安奖励、班主任专项津贴和文明校园奖励,提高全区教师工资收入水平。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职称评聘和工资待遇向乡村学校倾斜,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班主任和教学实绩好的教师倾斜。

创新管理体制。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学校行政人员任课管理、教师聘后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创新开展机关干部驻校“点对点”、全员家访“面对面”、党员包班“心连心”、校园安全“手拉手”机制,推动教育工作举措落地落细。

十年来,全区共成立中小学幼儿园各学科名师工作室22个,共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1人,福建省特级教师3人,福建省骨干校长8人,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51人,福建省骨干校长、学科带头人和后备人选21人,漳州市级名师485人。

文化建设——

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展形象

“龙海区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全区学校呈现‘重要活动有主题、常规活动有内容、校园文化有特色’的新局面,充分展现具有历史厚度、人文深度和情怀温度的校园文化建设魅力,助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蔡毅勇在接受采访时说。

用好本地文化资源。今年3月以来,龙海区教育局在原有基础上,高站位谋划,强化校园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制定《漳州市龙海区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引领全区学校以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前提,以用好用活本地文化资源为主线,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助推龙海教育品牌发展。

创新文化建设模式。各中小学幼儿园以乡镇为单位,着眼全区教育发展格局,挖掘所在乡镇文化底蕴,构建各乡镇“幼儿园-小学-中学”一体化校园文化特色,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制度完善、精神凝练和品牌培育,将中华及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在全区小学阶段学校范围启动规范汉字书写活动,不断提升龙海教育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打造校园品牌矩阵。目前,“老石码·最闽南”“龙江风格”“海丝文化”等十二个校园文化建设品牌矩阵同频共振,全区“一镇一品”校园文化建设格局全面建成,教育文化软实力得到大幅提升。教育局编发的《校园文化建设》分别呈现十二个校园文化品牌,内容由老师手写,将于今年教师节与广大师生见面。

项目建设——

保投入 抓进度 扩学位 提质量

“教育局对龙海中心城区教育开展专项调研,精准测算‘十四五’就学需求情况,提前谋划城区学位问题。”蔡毅勇介绍,“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整合并争取优质教育资源,构筑全区教育发展绿色生态,为推动‘中心集聚、拥江达海、环湾联动’,加快构筑‘一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力量。”

补足短板,优化全区学校布局。龙海积极做好城市新建小区、旧城改造,以及城乡结合部、成片开发的城市新区、城镇化重点地区的配套学校布局规划。2012年至今,教育补短板建设项目共有170个,总建筑面积504373平方米,总投资205963万元,新增学位53197个。

急民所急,推进危房项目改造。向上争取建设资金560万元,解决港尾镇沙坛小学学生租房就学、石码中心小学新华校区“五七楼”危房学位空置、榜山镇福河小学学生邻村寄读、白水镇楼埭小学旧危等问题,委托龙海教投进行建设,4个建设项目共投资1097万元,力争今年9月份竣工投入使用。

倒排工序,推进南太武学校建设。南太武学校工程总投资2.8亿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解决建设中存在问题,要求代建方、施工方等要提高认识,克服资金短缺、天气等因素,倒排工序,确保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

扩充学位,努力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及专项债资金2.15亿元。龙海区2022年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两个,总建筑面积5805平方米,增加学位540个。规划再建设“石码中心小学龙翔校区”。项目总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2.4亿元,办学规模42个教学班,可新增学位1890个,力争今年12月份开工建设。

蔡毅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龙海将聚焦“五育并举”,坚持方向讲党性,服务师生担使命,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格局,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