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8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综合

(上接第一版)

“通过多年来的市场开发和实践证明,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安泰新能源董事长黄仕塔感慨道。

安泰新能源的跨越发展,仅是长泰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近年来,长泰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倡导”,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理念,鼓励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的路子,实现从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的转变,一大批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带动引领全区实体经济换挡升级发展。截至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0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6家;2022年,全区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8家;同时,涌现出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

从分散式生产到链条式发展

十年来,长泰产业结构从“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更是从“各自为战”向“链条式”发力,成就了长泰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时间拨回到2001年,从事节能灯出口贸易的立达信,将目光聚焦到长泰,在长泰经济开发区创办了生产基地,开始一路高歌的生产。从2013年推出首款LED灯具,到2021年7月在上交所上市,再到2022年运营总部搬迁至长泰,十年间,立达信以长泰为基地,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并开工建设立达信物联科技产业园,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条“产业链”。

“现在市场的竞争,不只是单一企业的竞争,更是一个产业链的竞争。”立达信集团的副总裁夏成亮表示,把运营总部迁进长泰,一方面是对长泰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有更大的空间实现“链条式”发展。

在立达信物联科技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用地中,立达信还规划了“产业链板块”提供给核心供应商使用,为公司的发展做好核心保障。目前,与嘉盈光电公司一样与立达信形成产业链条的企业,在长泰已有20余家。链条上企业的相辅相成,造就了立达信大步迈进向前走的气势。十年来,立达信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营业销售额从16亿元跃升到64.77亿元。

立达信的高速发展,是长泰推行“链长制”的实践成果。近年来,长泰将“4+3”产业整合梳理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全面实施“链长制”,从“建链、强链、补链、兴链”四个方面延伸拓展产业链,引导产业上下游、左右链集中集聚、链式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通过摸排“手拉手”内循环工作,全区77家工业企业与261家企业有“上下游”合作关系,其中三大主导产业企业中有75家与辖区内247家企业有采供关系。

从常态化工作到“妈妈式”服务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来栖。立达信物联科技产业园建设过程中,曾经遇到土地报批等问题,长泰相关部门及时处理解决,促使项目快速投入建设。

立达信集团副总裁夏成亮不禁感慨:“以前是有事找政府,现在是遇到事政府主动帮你!”

“工业发展得到重视,我们企业发展就更顺利。我们就只需安心搞生产,其他方面有政府帮我们兜底!”长泰众多企业纷纷表示,有了政府的支持、服务,公司就能将更多精力倾注到生产技术的升级与提高上。

十年来,为助推工业产业快速发展,长泰着力抓好产业项目引进,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妈妈式”服务,选派科级干部担任项目观察员及驻企特派员到一线帮扶企业,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在落户、开工及投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规划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生产设施、配套服务和环境建设等,使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十年来,长泰坚持发展为先,积极构建“一江两岸三产业四园区五景区”产业布局,实施产业链长制,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GDP和规模工业总产值均实现翻倍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0%。

十年风雨兼程,春华秋实如歌,工业兴区强区的理念,已经植根于长泰“血脉”。今后,长泰将一心一意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在优化营商环境道路上“一路快跑”,激荡起长泰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林婷婷 文 游斐渊 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