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带,好卤面之人绝不在少数,正因如此,行至街头巷尾,可以一品其曼妙之地比比皆是。我是卤面的重度爱好者,只因它不同于其他面条的清汤寡水,总予人一种独特的黏稠质感。
所谓卤面,说白了便是卤料与汤面的结合体,其香气极为醇厚,做法繁杂,极耗功夫。常有这么一个说法,串谁家的门,如见卤面,便知以诚相待。由此,卤面便成了待客的不二之选,一有大事,必吃卤面,其做法,大致分为“打卤”与“制料”二步。
先说打卤,取半盆清水,浸入香菇干贝。每隔十分钟需换入新水反复淘洗,以免涩味进入,伤了食材本劲。待香菇裙边肿胀,干贝恢复光泽即可倒水盛出。每当这时,我总用手指轻触香菇表面,一个生活中的小小乐趣来了,只见汁水从缝隙中溅出,滴落于指上,好生快意。
将水煮沸,取干贝香菇滚入锅中,待其微微上浮,火速下入鱼干肉片,转小火,取勺轻搅半刻,打一碗蛋糊缓缓沥入水中,拌至絮状,后滴葱油提香,最后将粉筛入锅中。筛粉为关键一步,需用亮白的黏胶粉,也可用木薯粉代替,但其味不及黏胶粉清纯。待粉与水溶为一体,汤汁逐渐黏稠,即可扣上锅盖,焖煮半刻关火离灶。
再说制料,各家有各家的喜好,但其中要数五香最受欢迎。摊一张豆皮于板上,切至长方形,擦少许清水于一端,抹上肉沫。肉以肥瘦相间最好,不柴不腻。加入少许马蹄渣,洒入些许五香粉卷成条状,滑入锅中烹炸,直至五香金黄,香气四溢。大多数人家在节前便已备了满满一冰箱,待客来,回温半刻即可切段上桌。用此法,五香色味丝毫不减半分,实属方便。
正午时分,汤料都已备好,一声门铃使寂静了些许的烟火气息又重新沸腾。人们说说笑笑,在摆放整齐的座椅上坐下。我们这些小孩却早已经受不住诱惑,常绞尽脑汁,非找个什么理由溜到厨房中去。你一口五香,我几勺肉片,把肚子填了个半饱。大人们的“严刑逼供”终不能使我们吐出半个字来,直到谁的嘴不经意间冒出一个饱嗝,逗得人哈哈大笑,此事方才作罢。趁着这会,我们忙往碗里塞入几把手抓面,匆匆淋上卤汤便一同猫到角落里吃去,生怕大人又记起什么。
但这一切都在面嘬入口的那一刻被抛之脑后,粘稠的汤汁包裹在面外,海鲜的甘甜,五香的脆爽,二者混合而成的朦胧触感如潮涌般直入脑海。烦恼与忧愁突然消失不见,只剩下阵阵欢笑萦绕在耳边。在这一刻,卤面已不是普通的美食,主人的细心被它展现,它成了热情与温暖的象征,随飘散的烟火气,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溶于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承载着人间的温暖情长。
(指导老师 王奕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