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市区爬山,大概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去云洞岩。其实,在云洞岩风景名胜区内,还有一处瑞竹岩,适合踏青登高。
与云洞岩一样,瑞竹岩也富含人文气息。相传,唐代高僧楚熙结庐于此,因他劈竹引泉,泉水所到之处,竟令枯竹生笋,于是将此地命名为“瑞竹岩”。后来,宋代高僧大觉禅师在这里兴建佛寺。相传,生于龙溪(今龙文区)的明代大学士林釬、明代名宦陈天定未及第时曾在此读书。1938年,近代著名艺术教育家弘一法师李叔同暂居于此,并写下了《瑞竹岩记》。
瑞竹岩上庙宇众多,是朝拜礼佛之地,历来香火鼎盛。同时,这里景致俊秀,值得一看。游瑞竹岩,可以直接驱车至半山腰的售票处买票进入,若是喜欢登山,不妨花半个小时爬坡上来。山路两侧栽有三角梅、樱花、忘忧草等,爬山时还可以顺便赏花。
沿着古朴的山门石阶而上,便可进入瑞竹岩主景区。瑞竹岩寺庙依山而建,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分为三层,每层均设有观景平台,可以俯瞰漳州城,视野开阔,景色壮丽。明代进士陆完与理学家蔡烈同游瑞竹岩时曾题诗:“万松关外瑞竹岩,峰峰峙峙列层嵌,偶来石上凭南眺,一望江上挂远帆。”数百年过去,当年的景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长桥卧波。不少游客聚集于观景平台看远处群山起伏、山下车水马龙,慢慢放空思绪。
自第一层观景台向上爬,穿过“无尽石门”,有一处天然石洞,不见日影,十分阴凉。走出石洞,便能看见庄严的华严殿。殿前广场空旷,举头西望可见一方刻着“印”字的巨石,南边的山顶上还有另一方巨石上刻有“佛”字,与“印”字遥相呼应,这是为纪念弘一法师曾暂居瑞竹岩而造的。据说,弘一法师离开瑞竹岩前,曾亲手篆刻印玺数十个,埋于瑞竹岩诸处。日后若有人寻得印玺,则可见证这段历史。如今看到的“印”“佛”两方摩崖石刻,就是取材于这个传说。
绕过华严殿,后山有一条小道,想要登至“佛”字岩顶峰,需从这里继续向上爬。后山林深路僻,目光所及绿荫一片,上山途中不时能听到风吹树叶哗哗作响。山道蜿蜒曲折,沿途常能看见巨石、怪石、洞穴等,给人一种郊外探险的感觉。等到爬至山顶,视线一下开阔了许多,大千世界尽收眼底。
瑞竹岩不大,一个下午的游玩时间足够了。趁着天气晴好,不如到瑞竹岩一游,踏青登高赏景,放松身心。
■本报记者 王怡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