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3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11版:教育周刊

从这里,运动员挥洒汗水、刻苦训练,崭露头角走上体育之路;在这里,教练发现、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探秘少体校“选材育苗”

小荷尖尖 崭露头角

延北体育馆内的排球队成员正在进行排球训练 本报记者 李 林 摄

近日,在2022-2023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中,福建女排首次闯进四强,创历史最佳战绩。此次福建女排14名参赛队员有9位队员来自漳州,她们分别是郑益昕、张婧、梁玮凡、庄宇珊、魏玉琳、刘子炀、殷小岚、郑莉娜、郑欣怡。其中,郑益昕是中国女排国家队队员,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荣获“最佳接应”。这些运动员均是由漳州少体校培养和输送的。喜讯传来,漳州少体校的教练员和家长们都难掩激动,大家纷纷表示,所有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漳州少体校近几年在排球、体操、游泳、田径等项目的带训成绩也可圈可点。漳州市少体校校长金旻介绍,2022年福建省第十七届运动会漳州代表团共夺得104金70银97铜。其中,排球女子甲组,夺得了室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两项冠军,共收获4枚金牌,实现女甲室内排球省运会冠军零的突破。在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上,本周期漳州市少体校共向省队和省体校分别输送49名和28名运动员。向上输送的排球队员们先后夺得了亚洲杯亚军、亚洲青年锦标赛亚军和亚洲少年锦标赛亚军;漳州第一外国语学校高一(7)班邱祺缘也是由漳州少体校培养和输送的,她在2022年全国体操锦标赛中表现亮眼,获得女子平衡木全国冠军。目前,入选中国体操队参赛大名单的邱祺缘正在备战2023年体操世界杯卡塔尔多哈站的比赛。

日积月累 科学训练

2月17日下午五点半,记者来到市区延安北体育馆,三楼的排球训练馆内灯火通明。放好书包的运动员们,热完身后,有的沿着墙边一字排开开始垫球,有的进到场内开始对抗练习,有的在向教练请教动作要领。林静教练介绍,最小的队员有二三年级的,训练到晚上七点半左右;大的队员上高二年,都取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证书,准备参加体育高考,他们会训练到晚上八点多,然后大家的文化课学习一直是抓得比较紧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训练是比较辛苦的。”漳州市少体校林静教练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张白纸,会从基础的跑、跳、步伐移动和柔韧性等方面进行训练,这些约占60%的量,带球的练习约占40%;接着是基本技术动作的训练,从泛化到分化的过程,队员们的各项基本功会被训练得更加规范;第三是个人基本技能的提升,基本功扎实后,会进入两人、三人的配合,然后进行串联和多人配合,再进行对抗练习。“训练成绩比较好的队员,可以进入省锦标赛大名单,一般有15人。”林静介绍,在平时训练中,教练会要求队员要全面发展,比如可以打接应,可以打副攻。因为经过长时间的科学训练,队员会掌握一定的技战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

选好苗子 勤于浇灌

“我们每年会到学校去选苗子,一般先看身高,然后会看孩子的身体素质。”林静教练说,身体素质包括运动技能、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等,然后会看孩子的技能,就是通常说的“球感”,包含节奏、空间、方位的感觉,当然,拼劲和吃苦精神也很重要。在她看来,文化课太差会是成才路上的“拦路虎”,要成为优秀运动员,文化成绩必须要好。因为在高水平的对抗中,不论是对战术的理解执行和对心理状态的调节,都会成问题。“所以我们鼓励队员们一定要重视文化课。”

漳州少体校邱祺缘的教练魏如彬老师介绍,体操苗子一般是到幼儿园去挑选,“选一些身材娇小,灵活好动的”。首先通过游戏、跑跳等培养对体操项目的兴趣,然后学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有天赋的孩子一般学得较快,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激发内心的成就感。一些比较难的动作,教练会鼓励并帮助孩子完成。孩子也会经历从最初的畏难情绪到克服困难,最终挑战成功的过程。对于有天赋的孩子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会得到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孩子也会变得更自信。教练们便能慢慢地引导她们进入更专业化的体操训练。

漳州市少体校校长金旻表示,漳州有不少孩子从小就进入体校训练,之后逐渐走上体育之路,成为运动健儿在各项赛事中的精彩表现,会使他们成为体坛的佼佼者。同时,许多孩子在训练的过程中意志品质会得到锻炼并享受运动的快乐。

☉本报记者 苏水梅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