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盘活,关键在引。近年来,龙海区东泗乡坚持家乡情怀引领,让乡贤文化根植故土,探索出“引乡贤助振兴”新机制,发挥乡贤示范带头作用,汇聚乡村振兴战线强大合力。
乡贤+乡村:提升民生福祉
每天的放学时间,从东泗中学延伸出去的新增硬化道路成为家长接送学生的“专属通道”。这是一条由碧浦村乡贤自发集资58万元建成的道路,虽已经完工一年,但过路的家长谈起其带来的变化时,仍旧不吝赞美之词。“原先没有这条路,接送孩子只能走花都大道,那里大型重卡多,交通压力大,现在有了社内新路,不仅方便,关键还安全!”
便捷、安全是群众出行最基本的需求。
在下浦村高顶至渐山段道路硬化工程施工现场,沿线村户正积极配合施工队拆围墙、挪柴草、清理障碍物,施工现场热火朝天。村民告诉笔者,这条路也是用乡贤筹资捐款的钱来修的,之前已经修缮了一批项目。“入村路沥青改造、社内路、堀仔社前广场……”村民边讲边掰起指头数起了数,眼神里充满了欢愉与自豪。从曾经的县际边界村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明星村”,下浦村呈现出来的变化离不开在外乡贤归巢反哺家乡的热忱。
近年来,东泗乡党委牵头组织各村党组织紧密联系乡贤,借助乡贤促进会,定期诚邀乡贤们“常回家看看”,忆旧貌、看新颜、话发展。“乡贤‘智囊团’眼界宽,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对村庄发展建设大有好处。”下浦村党总支书记何建良说,“利用今年‘五一’乡贤返乡过节的契机,本村乡村振兴募捐仪式上就筹得了共建资金12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从建设家乡道路到修建村民活动场所,从清理沟渠到路灯亮化,东泗乡贤已累计助力家乡基础设施建设超千万元。
乡贤+产业:激活共富密码
家和万事兴。“大家”美起来,“小家”也得富起来,群众的幸福指数才会真正高起来。
去年,东泗乡的乡贤促进会当起了“红娘”。东泗村乡贤黄聪伟以食品产业起家,早年他选择在食品工业比较集中的乡镇起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扩大厂房用地以便新增生产线。在回乡参加乡贤会的时候,乡村两级干部知道他有扩容增资的想法,便为他“牵线”了位于虎渡村的现有闲置厂房。带着浓烈的家乡情怀,政企“一拍即合”,多美立食品于2022年4月正式开工。
如今,乡贤回乡成为一种“新风尚”,他们用实际行动助力东泗乡增强发展“硬核”实力。
同溢堂集团总裁何国军在家乡建设5层厂房,积极引进生产线,助力产业“提档升级”;旺辉果蔬合作社负责人黄财来新增建设1.62万平方米蔬菜大棚,直接带动140余名群众就业。
东泗乡正积极借助乡贤群体在人缘、资源、财源上的优势,引导乡贤把优势项目建在家乡,把优质资本投向本土,实现乡贤智力回乡、资金回流、人气回聚,乡村振兴图景正焕发勃勃生机。 ⊙龙闻 连群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