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包括摄影爱好者在内的一些人热衷于街拍,无论是时尚博主还是普通路人,都有可能被街拍客拍下。打开任何一个门户网站、社交软件、短视频平台,街拍照片及视频绝对都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会放在最容易被发现的板块。那么,随意街拍、随意上传所拍的图片视频,会侵犯他人的哪些权利呢?受害人又该如何维权呢?
随意拍、随意发,
涉嫌侵犯肖像权
【案例】夏季的某日,一位身材高挑、身着低胸吊带上衣、短裙的女生经过某繁华街道,几名街拍客拿起相机齐刷刷对准她。注意到有人拍摄,女生脚步明显加快,但镜头并未放过她。有的街拍客站在原地对着她“疯狂”按快门,有的街拍客跑到离她较近的地方进行拍摄。女生面露愠色,迅速离去。几个小时后,该女生的一组图片被放到社交平台上。那么,随意街拍、随意上传是否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点评】一般会涉嫌侵犯他人肖像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据此,首先,街拍客进行街拍属于制作他人的肖像,在拍摄时必须征得对方同意,如果未得到对方允许,就属于侵权,除非存在合理使用的情形。其次,使用、公开街拍的图片视频,比如拿去参赛、在社交媒体发布等,也应当征得对方的同意。如果擅自使用、公开的话,不管是为了吸引粉丝、点击量还是出于其他目的,均涉嫌侵犯肖像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条的规定,如果是为了合理使用,街拍可以不经过肖像人同意。比如,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聚焦私密部位,
涉嫌侵犯隐私权
【案例】大四女生晓珂乘坐地铁回学校,落座后,有个站着的男人一直盯着她看,过了几分钟又把手机竖起对着她。晓珂由于不太能确定他是不是在拍自己,就瞪了他几眼,看他没有心虚的意思,就以为自己多想了。过了几天后,朋友发来视频,晓珂才知道自己当时确实被拍了。晓珂发现,对方拍摄的焦点始终集中于自己的胸部,而且在发布视频的同时配以侮辱性点评。晓珂想知道,这种做法是否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点评】该种拍摄确实侵犯了晓珂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刺探、侵扰、泄露、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因此,街拍是有法律底线的。现实中,一些街拍客往往把镜头对准年轻女性的私密部位,聚焦其胸部、臀部,这实际上属于偷拍,是一种典型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另外,如果街拍客或社交媒体在发布图片视频时,配有侮辱性或诽谤性的点评,则又侵犯了被拍摄者的名誉权。
遭遇街拍时可依法维权
【案例】一日,晓薇在坐地铁时,发现正前方一位大叔蹲着玩手机,怀疑对方在偷拍自己,晓薇遂要求男子不能离开并让她检查手机。为自证清白,大叔交出了手机,小薇在检查了手机相册后方知是一场误会。那么,遭遇街拍时该如何维权呢?
【点评】一是任何人都无权私自搜查他人身体或者检查他人物品。在怀疑被偷拍时,最佳做法是立即报警,在警察在场的情况下,依法依规处理。二是因街拍致使自己的肖像权、隐私权被侵犯的,可依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的规定,通过诉讼途径请求街拍客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三是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街拍,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因此,街拍有风险,上传需谨慎,一旦越了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潘家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