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发展纪实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再到如今的风华正茂,漳州这座城市的成长仿佛只是一瞬,却又像是蹚过了长长的时间河流。
稚嫩的、热烈的、忧伤的、欢笑的,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个身影默默陪伴,看漳州从阡陌田垄到龙头集聚,从产业拓荒到“产城人”高标准布局。这个身影,就是漳州规划院。
自1987年建院以来,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原“漳州规划院”,下同)始终把为政府提供规划服务和规划保障作为本质要求,把承担和完成政府委托的任务放在工作首位,用不懈探索勾画着漳州发展的美好蓝图,用一支素笔赋予设计智慧生命,不仅见证了漳州城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腾飞,也在砥砺前行中完成了自身从建业、创业到立业的传奇式跨越。已成长为一家集产业策划、国空规划、工程设计、智慧城市、人居环境等全过程、全产业链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设计单位,共有近百项设计成果荣获国际、部级、省级表彰。
2023年,漳州规划院通过股权改革,成为央企控股的三级总部企业,并正式更名为福建中咨规划设计研究集团有限公司,与央企携手激活新的成长目标:在立足漳州、做好城市智库的同时,为国内外业主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规划研究咨询智库服务。
新时代、新起点、新变革、新挑战,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再次与她所热爱的这座城携手,在时间的年轮中砥砺前行。
01 成长
聚焦城建同频共振
回溯漫漫征途,从3人规划小组到拥有近150名员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中咨规划集团跟随城市发展步伐三迁院址;由最初的规划丙级资质到拥有“两甲五乙”的综合性规划设计单位,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前进的每一步都走得笃实、坚定。
从“漳州市规划设计室”“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再到“福建中咨规划设计研究集团有限公司”,每一次改变名字的同时,肩上的责任也随之变得更重。摊开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历年参与过的漳州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图,由2012年版的“田园都市”布局,到2022年版的“一核两翼”空间结构,漳州从滨江到滨海逐步勾画出独属于自己的人居城市格局,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也紧跟步伐、锐意探索创新。
三十六年耕耘,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完成了各类城乡规划编制、规划设计及研究任务,涵盖了从总规、控规、城市设计到专项规划、工程设计,从中心城区到漳州乡镇的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类型之多样、内涵之充实、成果之丰硕令人惊叹,为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技术支撑。
在规划实践中,福建中咨规划集团积极开展田园都市、海绵城市、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研究,牵头或参与多个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工作,助力漳州市成功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并作为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村庄规划编制指导团队,研究形成古城保护更新、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导则等一系列成果。
这三十六年,福建中咨规划集团秉承“行善中规划积德咨智库”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漳州的城市功能定位、总体布局和发展策略,参与“中菲两国双园”、一核两湾、三大片区等重大发展战略规划编制与论证,为漳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这三十六年,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五湖四海”诠释了漳州人民对人居环境的完美追求,坐落于街头巷尾的口袋公园、停车楼,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这三十六年,漳州职业教育、中学建设、小学及幼儿园项目从规划图纸走进现实,龙文区第三实验小学、上坂小学、康山小学、林内小学相继招生,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助力我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均衡扩大,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教育。
这三十六年,小区变美了,道路变宽了,公园变多了,城市变靓了,福建中咨规划集团承载着漳州沧海桑田的“城市记忆”,也支撑起漳州星辰大海的发展宏图。
“十年打基础,十年引产业,十年建新城。我们紧扣漳州发展脉搏,一代又一代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人接续奋斗、默默奉献,在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设计优势,为推动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在福建中咨规划集团每个设计人员的眼里,这里日新月异,这里充满生机和活力,这里每一个变化都深深烙着规划者们的心血和印记。
02 成熟
聚力自身强基铸魂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也能出战斗力。”福建中咨规划集团的历任领导班子始终坚信这一点。
多年来,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以“聚力、强基、铸魂”为引领,不断强化管理、优化队伍,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凝聚发展合力,助力自身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为全面加强设计质量的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从2016年12月1日引入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审核,逐步全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为拓展业务范围、增强技术支撑,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加强与多家国际优秀设计团队合作,通过项目合作与交流,促进规划设计水平的提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同时,注重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实习基地,提升科研水平。
为增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加大规划研究的力度,2018年以来,持续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共完成专利、软著25个,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等称号;开展《漳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绿地碳汇研究》,推动规划与科研融合促进,进一步夯实智库支撑。
为更好地支撑城市发展,福建中咨规划集团紧抓发展机遇,围绕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研究、项目管理、培训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完善,持续向“全国一流智库规划设计强院”的目标迈进。
2022年,福建中咨规划集团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成立十个业务部门、成立“规划服务”重点工作专班,强化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针对性展开深入研究并优化晋升体系,建立“技术与管理双通道”的职位体系,为人才的培养与晋升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信息中心,全面加强规划与信息化的融合力度,加大信息技术对规划的支撑作用,并开展《基于漳州交通大数据平台的规划技术的研发》《漳州市中心城区“智慧漳州”云GIS平台研究》,搭建掌上国土管理系统平台,形成漳州市中心城区掌上国土管理查询系统,为决策和项目精准落地提供有力保障,智库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砥砺奋进中,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不仅以良好信誉和优质服务积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凭借优秀作品展示不凡实力,深受社会好评。也在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规划管理与设计人才。
用脚步丈量漳州大地、用智慧和汗水服务城市发展的福建中咨规划集团,逐步成长为漳州城市规划建设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一支技术生力军。
03 蜕变
聚势未来品牌智库
始终践行善规善划善行的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将近百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一一收入囊中。
“荣誉是嘉奖,更是不懈前行的动力。”伴随漳州走过三十六年的风雨,福建中咨规划集团人将目光投向了充满开拓性和挑战性的明天: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汇聚众智众力,积极与时俱进、改革进取,力争把福建中咨规划集团打造成一流的宜居环境规划师,以真正有用的作品为促进漳州市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大任于斯,砥砺前行。更名后的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们将充分依托中咨公司的品牌优势和国家高端智库的研究资源,以福建中咨重大区域战略策划、产业发展策划方面的核心能力为基础,以更高的战略视角布局未来发展,力争建设成为福建省最具影响力的行业品牌企业。”在福建中咨规划集团总经理许少亮看来,更名后的福建中咨规划集团面临新的提升和挑战。
强资质,拓展全产业链经营。在现有“两甲五乙”的基础上,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将通过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优化人才结构和梯队建设、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等举措,不断完善相关资质体系建设,逐步谋划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业务,构建多专业融合、多维度合力,全力打造全产业链、全过程综合咨询闭环。
优市场,打造品牌信息智库。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将继续扎根漳州、立足福建,面向华南市场,形成根植漳州、服务更大外部区域的市场业务空间,并围绕策划咨询、空间规划、工程设计、测绘信息、人居环境等业务板块,为国内外业主机构提供“策划+规划+建筑+景观+市政+工程咨询”一体化技术服务,成为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的品牌信息智库。
智竞争,壮大研发技术实力。福建中咨规划集团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孵化科研项目,开展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楼宇、孪生城市、乡村振兴等项目研究,保证科研成果落地;总结项目经验,将项目转化成企业知识产权,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夯实高新技术企业的根基。
规划是城市的蓝图,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手执绘笔,行善中规划,积德咨智库,福建中咨规划集团满怀对漳州这座城市坚定而深沉的爱,踏上新征程。
荣誉勋章
★国际奖项
《漳州市香港路、台湾路历史街区整治》获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誉奖。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西溪郊野公园建设》获201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漳州古城保护与有机更新》获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国优秀示范村庄规划
长泰县岩溪镇高濑村富美乡村建设规划(2014-2030)
★国家级、省级奖项(75个)
其中,
《福建漳州古城宋河街岸更新设计》获2019-202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类)三等奖;
漳州市九十九湾“闽南水乡”河道整治和滞洪区建设工程(一期工程)—闽南水乡商贸街(二期)获2021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设计奖三等奖;
《应对气候变化的多尺度城市风道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获2020年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漳州西湖生态园景观工程设计》获2020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获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漳州西湖生态园片区城市设计》获2019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三等奖;
《南山文化生态园(一期)》获201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三等奖;
《漳州市规划管理一体化协同平台》获2018年全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
本版文图由 本报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郑丽芳 采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