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2版:专版

倾力赋能改革创新 汇聚贡献智慧力量

漳州市工会五年工作综述

漳台职工乒乓球友谊赛

职工在职工书屋阅读

“喜迎二十大”劳模分享活动

▶现场办理医疗互助补助

获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

漳州市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和省总工会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和“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着力推动新时代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维权服务职责,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工会系统党的建设,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团结带领全市广大职工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中贡献工人阶级智慧与力量,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圆满完成了市工会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了漳州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篇章。市总工会连续5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为“全国工会财务工作先进单位”,获得“第十四届省级文明单位”“数字赋能工会”、省经费审查工作特等奖等殊荣,漳州“惠工汇”平台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互联网+工会普惠服务“最具有影响力”平台。市委、省总工会历任主要领导多次对漳州工会工作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1

始终坚持把稳方向扛牢责任

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

党的领导有力加强。把政治性作为工会组织的灵魂,各级工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通过市政府与市总工会联席会议,帮助解决了涉及职工福利保障、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关心关爱劳模工匠等方面的14项与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深入。开展“学好党史 工会争先”行动、“喜迎二十大 漳工领风采”活动、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五个一百”系列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一线,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广泛开展体育竞赛、书画摄影展览、文艺晚会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把“个人梦”“职业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工会新闻宣传报道稿件被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广泛采用,通过“报、网、端、微、屏”不断拓展宣传覆盖面,漳州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种精神”广泛弘扬。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五年间累计推荐评选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8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集体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名,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45名、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28个、省五一劳动奖章94名、省工人(五一)先锋号73个,评选表彰市劳动模范100名,选树“漳州工匠”70名。通过编印《弘扬劳模精神 激发奋进力量》图书、拍摄专题片、户外大屏展播先进事迹,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故事。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4家。做实做细劳模困难帮扶、待遇落实、走访慰问等各项服务管理工作,我市市级退休劳模荣誉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为全省设区市最高。

2

始终坚持凝心聚力共同奋进

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加彰显

产改工作扎实推进。认真履行牵头抓总职责,牵头成立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认定市级以上产改试点企业190家,全市形成300家重点企业参与产改工作的格局。助力推进“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与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打造以漳州工匠研究院、市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市职工技能竞赛基地为基础的产业工人培育平台,成立省工会系统首家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漳州数字工匠学院”,命名3家“漳州市工匠学院”。协调推动市人社、教育、工信、国资等部门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累计帮助超过12万名职工实现职业技能提升。宣传推动“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帮助1884名农民工实现求学梦想。

竞赛活动蓬勃开展。以“当好主力军,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全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开展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近500场(次),参与职工35万余人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着眼激发广大职工创造活力、创新动力,开展5届市职工“五小”创新竞赛,共征集“五小”创新项目1117项,评选236项市级以上优秀项目及186名市级“五小”创新能手。开展职工素质提升线上直播活动,吸引超百万人次在线观看。举办职工素质公益大讲堂309场,惠及职工超16000人次。

服务大局更显担当。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出台《工会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十一条措施》,开展医护人员走访慰问、“抗疫”先锋专项疗休养、外省职工返漳接送等活动,推出《吹响先锋号》专题报道,市县工会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实施“小微企业帮扶减负行动”,为全市18013家次的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超1.4亿元,帮助企业减轻负担。成立工会创城突击队,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参与创城攻坚。帮助云霄县七高磜村实现脱贫任务,持续做好漳浦县蓝厝畲族作业区的挂钩帮扶工作,扎实开展对口援助新疆木垒县总工会、西藏边坝县总工会有关工作。

3

始终坚持竭诚服务履职尽责

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更加充实

服务范围实现新拓展。帮助工会系统建档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1.13万户(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934.83万元。扎实做好工会就业服务,举办大型用工招聘会等活动300余场,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求职者提供30余万个就业岗位,帮助10余万人次达成就业意向。筹集资金4100万元,深入高温作业、露天作业等场所慰问一线职工30.67万人(次)。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筹集资金122.9万元资助499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参加人数逐年提高,发动81.93万人次的职工参加活动,3.14万余名职工领取医疗补助金4429.78万元。

服务阵地展现新面貌。建好做强服务职工阵地,实施市工人文化宫提升改造项目,推动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工会服务阵地融入职工生活,实现传统服务阵地转型升级。在市属开发区建设“职工创业创新服务中心”,推荐命名7家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命名30家市级职工疗休养基地,创建5家市级以上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3个工会驿站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最美驿站”。全市338家工会驿站、89个“妈妈小屋”、28个医生休息室、46个“共享职工之家”联合构筑起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阵地。

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组织开展职工疗休养活动489期,惠及一线职工1.8万人次,推动“花样漳州惠工卡”发行,在保障职工权益的同时助力文旅经济发展。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举办职工子女暑托班164期、青年职工交友活动65场。持续关爱女职工,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检、技能培训等活动,安排357.8万元资金开展“课后服务·关爱行动”。成立市县两级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工作领导小组,筹集资金210万元为全市21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向40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价值60万元的爱心礼包,在全省率先实现对快递员工会组织、免费医疗互助、集体协商全覆盖。

4

始终坚持维护权益倾情倾力

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更加稳固

政治安全不断强化。出台《劳动领域风险防控专项工作方案》,抓好信访工作责任制落实、职工队伍风险隐患排查、信息分析研判和风险预警等工作,将矛盾防范化解于未然。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和管理,严把政治方向关、舆论导向关、价值取向关,牢牢掌握工会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成立37家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工会联合会,培育选树2家市级以上“社会组织服务职工示范基地”,在全省地市级工会中,率先对社会组织工会开展活动给予配套资金补助。

源头参与不断深化。坚持并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积极维护职工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实施集体协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行动,发放要约1082份、集体合同签订数1080份,覆盖企业2849家、职工274501人,选树20个集体协商示范点,工资集体协议覆盖率动态保持在90%以上。发动近1.2万家(次)企业、138万人(次)职工参加“安康杯”竞赛。

维权工作不断细化。构建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全市有11个工业园区建立“园区枫桥”机制,帮助调解劳动争议,实现“小事不出厂、大事不出园区”。推动健全与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联动工作格局,加强各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用好用活“一函两书”,促进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做实做好工会法律援助,实施农民工法律维权“全程帮”。学习宣传贯彻新修改的《工会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组建“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治宣传服务队,开展宣讲51场次。

5

始终坚持固本强基激发活力

工会自身改革建设更加深入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以党建带工建,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在工会系统落地见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各级党委巡察整改要求,主动接受纪检监察组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实施办法,深化整治干部作风“五不”问题、“股长做派”“科长天大”典型问题,大力倡导、践行“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作风。经常性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进工会系统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基层基础有力夯实。持续把工作力量、经费使用等向基层倾斜,开展达标镇街(园区)工会规范化建设,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百人以上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推行面动态保持在85%以上,全市已建立工会组织9092个,会员72.7万人,涵盖单位26553家。建立工会常态化联系基层和职工制度,响应市委、市政府“千名干部挂千企”号召,市县工会连续三年选派干部赴基层蹲点调研,帮助企业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在一线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工会改革走深走实。深入实施《漳州市总工会改革方案》,市县工会改革协同推进,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显著增强。推进网上工会建设,打造漳州“惠工汇”平台,宣传教育、建会入会、就业服务、福利采购等工会服务通过指尖就能实现,助推“漳州产”“漳州味”产品销售。构建漳台职工交流交往“1234”新格局,成立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工会联合会。服务全市改革发展大局,理顺市属开发区工会体制机制,全部建立工委会(工会工委)。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