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6版:社会

向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捐赠纪念章,抗美援朝老兵何成松——

捐了,让更多人铭记历史

▲何成松向学生们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何成松(右一)在捐赠协议上签字

4月20日上午,一缕阳光洒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的牌匾上,再次照亮了这栋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小楼。

当天是红军攻克漳州92周年的纪念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纪念馆,将三枚珍贵的纪念章、一封家书无偿捐献给该馆。老兵希望这些曾见证他烽火青春的物品,能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捐献

让“宝贝”有更好的归宿

这位年近九旬的老兵名叫何成松,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如今,他是漳州市第二军休所的军休干部。当天,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缓缓进入纪念馆。他手里紧紧握着三枚珍贵的纪念章和一封泛黄的家书。

这三枚纪念章,每一枚都承载着何成松的荣耀与记忆。抗美援朝胜利纪念章,是他在战火中坚守的见证;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送给志愿军官兵的纪念章,则铭记着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而那枚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更是他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最好证明。那封泛黄的家书,则是他在抗美援朝期间写给母亲的信,信里写满了他对母亲的思念。

“捐了,捐给国家!”何成松声音虽有些颤抖,却十分坚定。他深知,这些曾陪伴他走过风雨岁月的纪念章,如今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归宿,那就是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在纪念馆内,工作人员郑重地将三枚纪念章及家书放置在展柜内,并在何成松签署了捐赠协议后,将捐赠证书交到他手中。看到陪伴自己多年的纪念章有了“落身”之处,何成松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知道,他的“宝贝”回家了。

传承

需要后代接力前行

何成松的青春岁月,是在战火中度过的。1951年,年仅16岁的何成松瞒着家人偷偷报名参军,成为三野兵团第26军后勤医院的一名通讯员。当时的他,身高还没有枪杆高,却怀揣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子之心,奔赴那个充满硝烟的战场。

在朝鲜战场上,何成松经历了生死考验,见证了战友们的英勇牺牲。1952年12月的一次战斗中,何成松的腿部不幸被美军的炸弹炸成重伤。在组织的安排下,他被送回国内治疗,伤愈后又被保送至军校学习医务专业。从此,他在医疗战线上一干就是50年。

“我是个农家放牛娃,是党教会了我做人做事。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为党再做一些事。”何成松说,这些年他一直珍藏着这些纪念章,现在把藏品都捐献出来,也是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后来,何成松的一对儿女也都选择参军入伍,并先后走上医疗岗位。何成松的儿子、退役军人何伟东表示,革命的传统需要传承,他希望后来者能看到先辈们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奋不顾身,也希望家国情怀能传承下去。于是,他和父亲商量捐赠纪念章,父亲爽快答应。

当天,在纪念馆前,何成松再次回忆起那段光辉岁月,芗城区人武部官兵、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少先队员代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场聆听。当讲到一同参加战斗牺牲的战友时,何老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他的话语所感动,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漳州有不少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也有不少烈士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所以这些东西留在纪念馆里面,我们会保管好、收藏好,今后有机会还要把它整理展出,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们!”纪念馆负责人林登山说道。

⊙本报记者 王琳雅

通 讯 员 戴伟国 文/供图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