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慧慧)体验端午民俗,弘扬传统文化。记者获悉,漳州市艺术馆将于端午节(6月10日)15:00在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展浴兰时节动·端午四时开——品味端午汉服活动。活动现已正式开启报名,报名截至6月9日15:00,报满即止。
本次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不仅有剪纸互动体验,还有有趣的传统民俗游戏射五毒、飞花令、非遗竞答等活动,并组织汉服舞蹈快闪等环节,让市民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欢乐祥和的端午节日氛围。
据悉,目前活动已正式开启报名,市民可关注“漳州市艺术馆”公众号,点击右下角菜单进入“文化云”界面,点击“文化活动”进行报名。值得一提的是,线上报名系统未成功报名者,关注“漳州市艺术馆”公众号,并转发朋友圈获得20个赞,现场出示也可获得入场券参与活动。
竹编宴里享粽香
“孩子们期待的竹编自助餐如期而至啦!”近日,龙海区程溪军民幼儿园举行美食分享会。教室的餐桌上摆满一只只竹编,有大的,有小的,有圆形的,有方形的,上面铺上几片芭蕉叶,再盛上粽子、鸡腿、薯片和各种零食,香气四溢,色、香、味俱全。
中(3)班陈钰涵觉得又新奇又好玩,不禁向老师发问:“为什么今天的自助餐用香蕉树的大叶子盛饭?”小(1)班欧阳沛凯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端午节快到了,竹子编盘子他家也有,用这种盘子装粽子的,感觉东西都更好吃了。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竹编宴很有趣,大家吃得非常开心。
“圆圆的竹编寓意分享和团圆,芭蕉叶是端午常用物品,在这特殊时节,让孩子们在感受本地特色美食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该园园长欧阳淑英表示,端午节将至,在欢欣喜悦的自助餐中,融入园本课程元素竹编,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习中感受美并学会分享。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供图
亲子泥塑制龙舟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用陶土亲手做一艘龙舟……”6月2日下午,龙文区蓝田街道中骏社区的亲子泥塑制龙舟活动如期举行。郑庆松老师首先为大家展示自己的陶艺龙舟作品,一艘约40厘米长的龙舟上,一位小朋友载着一个圆嘟嘟的粽子,奋力划桨。只见龙舟的龙头昂立,龙尾高高翘起,整个作品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小朋友们听老师讲解完龙舟的制作流程后,纷纷跃跃欲试。郑老师接着为每个家庭分发一大块的陶土和刮刀等工具。大家切的切、揉的揉、捏的捏,很快就按照郑老师的指导,做出了一个凹槽,塑成龙舟的“舟身”;再取一块土,捏出龙头,分别要有鼻子、眼睛、龙须……郑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大人和小朋友们齐上阵,不一会儿,每一艘龙舟都已初见雏形;最后的装饰部分,由大家自由发挥,有的小朋友利用工具刻出龙舟上的鱼鳞纹,整个作品惟妙惟肖,有的家长和小朋友一起为龙舟捏出了划桨手和粽子,脸上堆满了笑容。
蔡艺君女士的儿子在上幼儿园大班,女儿还没有上幼儿园,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来参加陶艺活动。她认为,这样的活动很有趣,小朋友学得很认真、玩得很开心,充分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氛围。龙文区蓝田街道宣传统战委员叶小容表示,各个社区通过积极搭建传统文化交流平台,举办沉浸式体验传统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学有所得,还能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热爱,唤醒传统文化基因。
⊙本报记者 苏水梅 通讯员 张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