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4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3版:县区要闻

龙文区积极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从养老到“享老”

荣昌社区的老人们共度集体生日会,乐享幸福银龄生活。

核心提示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随着老龄化程度逐年深化,如何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养老,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实际需求,更是关系民生的“大工程”。

近年来,龙文区持续优化城乡养老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已初步建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托起幸福“夕阳红”。

养老不离家 服务送到家

“有你们在,我就不再害怕孤单了。”近日,步文街道锦绣社区的罗阿婆对上门服务的助老员汤清凤和沈伟兰动情地说。罗阿婆的两个女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常伴左右,独居的罗阿婆日常有诸多不便,且时常感到孤独。助老员不仅为她提供生活照料服务,更时常陪伴老人聊天解闷,这份关怀让罗阿婆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汤清凤和沈伟兰均来自漳州禾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服务对象只需拨打该平台热线电话下单,自主选择包括助洁、助餐、助浴在内的8类服务套餐,平台就根据老人需求及时派出助老员上门提供服务。这种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的“互联网+服务”越来越受到像罗阿婆这样的老年人欢迎。

手机下单、政府买单、平台接单。早在2019年,龙文区政府高位推动、科学谋划,以禾康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依托,开通24小时养老服务热线,通过线上基础信息服务、线下实体援助服务齐发力,为区内60周岁及以上的特困供养人员、75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等七类老年群体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走出一条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信息化为载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径。

“紧急情况下,平台还能迅速联动110、120进行救援,全方位保障老人安全。”漳州禾康运营部经理罗鑫华介绍说,截至目前,平台服务对象已达6896人次,服务内容逐步覆盖理发洗身剪指甲,翻晒清洗助起居,陪医陪行陪聊天,代办代购小体检等。

社区助养老 多样化满足

连日来,碧湖街道明发社区养老服务站内,工人们正加紧装修工程收尾,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已初具雏形,预计将于12月底建成投用。

据介绍,明发社区养老服务站配置红十字急救、棋牌书画、心理咨询、培训接待等功能,还设置阳光厅方便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更有专业医护人员定期开展体检和健康咨询,可满足老年人差异化、多样化生活需求,令社区养老更有温度。

社区养老服务站一站式配齐,在龙文已不是新鲜事。近年来,龙文区结合各社区人口分布、闲置场地、居民需求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目前已建成45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居家养老的基础上,充实老年人日常休闲娱乐、学习交友等活动。此外,12家以社区为服务半径的长者食堂相继开放运营,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营养健康又便捷的热乎饭,“近”享舌尖上的温暖。

机构来“斗阵” 服务更贴心

晨光熹微,德润老年公寓慢慢热闹起来。绿树成荫的院子里,郑大爷正和几位老年朋友一边晨练,一边聊天。“在这里日常饮食起居不用发愁,每天还可以写字、画画和朋友们聊天,节日期间还会组织各种表演和趣味游戏,我觉得比在家里方便有趣。”郑大爷喜笑颜开地说。

医养结合护理区内,护理人员宋秋兰和护工林阿秀正在为失能老人进行清洗擦拭。对此,前不久刚治愈出院的陈奶奶颇感幸福。71岁的陈奶奶由于长期卧床及护理不当导致了严重压疮,来到公寓得到定期专业清创和精心照护后很快痊愈,如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公寓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够为老人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养老服务。”德润老年公寓办公室主任郑琦琦介绍说,德润老年公寓是龙文区首家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集老年护理、保健、康复、托老养老等服务为一体,开放床位260张。自2020年投用至今,已服务入住老人400余人次,为全区打造了机构养老服务的样板。

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机构主要承担着失能失智以及高龄老人全托等服务功能。龙文区目前已建成1家专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家正筹备运营的综合性养老机构,11所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所农村幸福院(园)。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群众广泛关注和迫切期待的重大民生课题。龙文区将不断夯实全区养老服务基础,深化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推进智慧技术适老化,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用心用情用力托举老年人乐享有“服”幸福银龄生活。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