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是一束光,指引我在成长路上渐行渐远。
依稀还记得,家乡的曙光,曾映照着外公那和蔼的脸庞。那年假期,我回到家乡,独自一人坐在门槛上,身后的屋子在日光下充斥着温暖的光芒。外公走出屋,恰好妈妈刚买菜回来。
“去,帮你妈拎菜!”
那时我还小,早已不记得回答了什么,总之我摇了摇头,拒绝了。外公用手抚了抚我的头,些许无奈:“孩子,乐于助人这点,你迟早要懂得。”说罢,他摇了摇头。
如今回想起外公的话,竟有几分愧疚,几分辛酸。
还是那年,外公搬来城里和我们住;还是外公,发丝却已满是苍白。日落时分,萧瑟的秋风冻得人直打哆嗦。外公带着我在楼下散步,我不经意间把一团纸巾丢在地上。
只听身后传来轻缓,但带着严厉的话语:“回头,捡起来!”转过身,外公看着我,本是不情愿的,但他那深邃的眼神中带着期盼,仿佛期待着我能做得更好。于是,我弯下腰,将纸巾捡起。抬头,外公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神情。
那天回家后,外公抱着我坐在阳台,落日的光辉在他身上闪烁。外公对妈妈说:“女儿,你儿子长大了,懂事了!”那晚,餐桌上多了几道菜。外公做的,我爱吃的。
那是外公为我做的最后一顿饭。外公走后,有一段时间,家中气氛不同寻常,我也没多问什么。等我大了些,妈妈带我去看了外公,我将花束放在他墓碑前,拂去了周围的灰尘,感受着清明的风,凉意袭来,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妈妈将手轻放在我的肩上,大拇指来回抚拭。悄然间回头,妈妈的眼中饱含着泪花。
清晨,妈妈买菜回来。我迎上前去:“妈!我来帮你。”我接过菜,走进厨房,一束光如利剑般透过窗户,映在我的脸上。那一刻,外公的脸庞好像浮现在眼前,外公的教导仿佛萦绕在心间。(指导老师:刘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