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下一版 > 返回首页
第01版:要闻

长泰锦溪社区探索“家人治家”社区治理模式——

党员做给群众看 群众跟着党员干

“我们要开展绘画课活动,请要参加的自带铅笔、马克笔,并在群里完成接龙。”日前,长泰区武安镇锦溪社区的“满天星亲子公益课堂微信群”刚抛出这条消息,报名接龙就迅速刷屏,不到10分钟,课程名额被一抢而光。

绘画课“一课难求”,反映出社区活力满满。近年来,锦溪社区探索“家人治家”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党员作用,引导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锦溪社区地处长泰区城乡接合部,社区工作起初并不好做。如何带动作为“当家人”的居民在社区治理中站“C位”?锦溪社区展开了一系列探索。

党建引领,锦溪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发展每个楼栋中的党员为联络人,没有党员的就让社区党员顶上,通过联络员带动更多人。”锦溪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丽芬介绍,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从环境维护到邻里纠纷调解,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在1号楼担任联络人的常英琴就是典型代表。面对小区乱扔垃圾现象,这位老党员主动巡查楼道院落,清理卫生死角。“我带头清理,大家看到也就不好意思扔了,自家门口干净了,住着才舒服。”常英琴说道。

常英琴的行为不仅改善了小区环境,更感染了同楼栋的王永文大爷。受到感染的王大爷化身小区“监督员”,通过微信群即时曝光卫生问题,与常英琴两人形成“处置—反馈”治理链,使乱扔垃圾现象大大减少。“常姐用扫帚扫净了小区,也扫醒了我们的责任感。”王大爷感慨道。这对“党员+群众”组合已成为社区治理的黄金搭档,生动演绎着“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的治理图景。

在社区党组织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群众通过“参与—奉献—融入—受益”良性循环,转化为幸福家园的社会治理力量。

在锦溪社区,社区治理法宝还有一本“民情日记”。这是杨丽芬与社区党员、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的成果。“民情日记”里记录着每一户家庭的情况,社区的200多位老人“一人一档”。

凭借“民情日记”这一独特法宝,锦溪社区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扎实开展各项工作。2022年3月,通过对“民情日记”中老人们的兴趣爱好和潜在需求进行综合分析,锦溪社区与长泰区委老干部局、区老年大学共同创办全区首个老年大学教学点——社区里音乐班。

随着课程的不断丰富,锦溪社区先后组建了锦韵文艺、锦姿舞蹈这2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累计举办社区课堂活动150余场。

两年来,锦溪社区累计走访居民超千次,解决老人生活难题200余件。居民对社区的信任也在这一次次走访、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逐渐加深。锦溪社区还获得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省级儿童友好社区、省级爱心驿站,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陈玉师 林少虹 颜小君

闽南日报数字报网址:www.zzxww.com 漳州新闻网网址:www.zznews.cn

广告热线:0596—2598333 订报及投诉:0596-2594000

闽南日报社技术部制作、维护 闽ICP备05032301号-2 闽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