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祥超)近日,平和县气象局组织气象科普志愿者走进坂仔镇语堂学校,通过“科普讲座+实践体验”的创新模式,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学盛宴。
在趣味科普课堂上,气象科普志愿者化身“天气小博士”,运用生动的动画演示和贴近生活的案例,为同学们揭秘风雨雷电的形成原理。随着屏幕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的实时滚动,抽象的气象知识变得直观可感。当进入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回答关于气象灾害预防的问题,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碰撞,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走出教室,校园里的气象观测设备成为最生动的“教科书”。气象科普志愿者带领同学们围在校园自动气象站旁,详细讲解风向风速、雨量传感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并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记录风向、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在人工增雨火箭发射架前,孩子们瞪大好奇的眼睛,认真聆听气象科普志愿者讲解人工影响天气火箭弹作业原理,切身感受气象科技如何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