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立人学校 八年(3)班 郑茹心
顺着人生的路,我见过许多花:茉莉的清雅、海棠的娇艳、玫瑰的炽烈……但唯有那一抹皎洁,能让我在陌生的街头蓦然驻足,仿佛跌回故乡温暖的怀抱。是的,有它的地方,才叫故乡。
它平凡,却不容忽视——秋风吹散百花时,它总迎着风踮起脚尖,将素白的裙裾铺成一片月光海。香气是无声的絮语,牵住每个过客的衣角。故乡人唤它“凌波仙子”,而在我心里,它是漳州大地上最温柔的印记。
离乡后,城市的霓虹淹没了泥土的气息。阳台花盆里的水仙,成了我与故乡的密语。它的鳞茎蜷缩在瓷盆中,却依然倔强地开出记忆里的芬芳。我才懂得,故乡从未远去:它是药屉里干燥的花瓣,是戏台上飘来的歌仔戏唱词,是深秋时母亲别在我衣襟上的一份鲜活。
记得儿时的水仙花田旁,搭着简陋的戏台。伶人甩袖转身,闽南语的唱词混着花香,落进台下孩童的掌心。多年后,我走过许多舞台,却再未寻到那样动人的戏——原来惊艳我的从来不是曲调,而是花海与乡音交织的黄昏。
水仙的根系扎在漳州的土壤里,也扎在游子的魂魄中。若你问我故乡的模样,我会指向那片摇曳的白色海洋:那里有晒得黝黑的采花人,有花枝间漏下的碎金阳光,有比任何远方都辽阔的诗意。
(指导老师: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