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立平)4月22日至24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林宝金带队到漳州开展祖地文化建设情况调研。省人大侨台外事民宗委主任委员黄莼、常委会侨(台)工委主任黄培惠,省档案局局长陈熙满等分别参加有关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吴卫红,党组成员、副主任沈茂欣分别陪同。
调研组实地走访察看了漳州古城、闽南文化研究院,漳浦县蓝廷珍府第和赤岭畲族乡石椅村省人大常委会侨台民宗基层联系点,平和县迁台记忆展示中心、江寨村、心田村,云霄县开漳历史纪念馆等部分两岸同名同宗村祖庙宗祠和对台交流基地及涉台文保单位,并与部分省市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宗亲理事会负责人及在闽台胞探讨交流,听取意见建议。
林宝金指出,两岸同名同宗村是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生动体现,更是两岸牢不可破的情感交流桥梁。推动两岸同名同宗村交往,对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增强台湾同胞根脉意识、祖地意识,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好祖地文化优势,建好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开展族谱研究、寻根谒祖、宗亲联谊等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系紧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情感纽带。要加强闽台关系档案、涉台文物等保护利用工作,深入挖掘闽台共同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两岸宗亲祖籍的渊源脉络,讲好“两岸一家亲”的故事,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要依托数字技术,整合族谱、祖祠、祖庭、祖庙等祖地文化基础数据资源,合力打造全省统一的两岸寻根谒祖平台,展示两岸共同文化符号及其演化路径,探索闽台文化传承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