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名片
洪少鹏,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漳州市中小学生寒假“整本书阅读”评选活动获一等奖;2023年参加漳州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评选活动获二等奖;2023年指导学生参加福建省“传承红色基因,争做强国少年”活动获得优秀奖。近日,洪少鹏执教的语文课《浪淘沙(其一)》上榜“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
“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一幅画也是一首诗……”近日,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洪少鹏老师在该校六年(1)班的教室,为学生展示精品课《浪淘沙(其一)》中的精彩片段。“轻声诵读诗歌后,静听黄河的涛声,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洪少鹏话音刚落,学生们陆续睁开双眼,分享自己想象的画面。“我的脑海中出现了黄河气势磅礴,从天际奔腾而来。”“我仿佛看到浪潮翻涌,裹挟着黄沙,铺天盖地飞奔而来。”
随后,洪少鹏让同学们观看视频,帮助学生从视觉上进一步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此时此刻,诗人临涯远眺,看到如此情景,不禁想要做些什么?”“为什么诗人会从黄河联想到银河呢?”洪老师通过连续提问,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与写作背景。学生们通过分享、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知晓了黄河与银河相通的典故。洪少鹏继续追问:“试着想象,诗人从黄河直上银河,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你们从中又感受到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们一步一步感受诗人对自然伟力的赞颂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问题启发思维,发展学生合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探讨诗人可能会遇到的大风、巨浪、狂沙等困难,逐步感受到其不惧困难的精神力量。”洪少鹏说。
在引导学生深度解读了诗歌以后,洪少鹏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收获,再次朗诵这首诗,力求读出自己的感受。“同学们,我们应当怎样朗读,才能把诗人的逆流而上、一往无前的气势以及独特的浪漫情怀展示出来呢?”通过问题的再次启发,学生们以男女对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朗读诗文,进一步深化对诗文的理解和对诗人所表达情感的共鸣。
“诗传情,诗言志。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我们不仅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设想如果你是刘禹锡,你一生屡屡被贬,辗转奔波,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从诗文中我们还感受到了什么?”最后,洪少鹏通过分层提问拓展学生思路,帮助学生挖掘诗人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
课后,谈及这节精品课的设计思路时,洪少鹏说,《浪淘沙(其一)》这节课以教材单元页导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通过直观的视频激趣与想象画面,入情入境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在诗文拓展与知人论世的结合中进行合作研究,进一步感受诗人一往无前的气势与独特的浪漫情怀,深入体会诗人刘禹锡豁达、乐观的情感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
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校长陈晓菊说,《浪淘沙(其一)》这节课能够入选“基础教育部级精品课”,是因为整堂课较好地实现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感悟、积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本报记者 苏水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