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作为领导经济社会建设的中枢,是共产党员最集中、执政骨干最集中、权力与责任最集中的地方。去年以来,漳州市委开展16次市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对53件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任务。在“8+7+4+X”专项整治中,共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1800多条,查找专项整治具体问题3226个,制定整改措施5924条……全市机关党建呈现守正创新、纵深推进的新局面。
创建“模范机关”,发挥表率作用。在选树市委宣传部“四大讲堂”、市检察院“每周一课”等20多个学习型机关典型的基础上,市、县培育105个服务发展特色品牌,进一步巩固提升全省“1263”机关党建机制建设示范市的创建成果。漳州“四大新讲堂”的创新做法、机关党建“六比六看”考核评价机制、市行政服务中心“三个转变”服务发展的“漳州模式”、市直机关“党建领航发展”等特色做法得到广泛认可。
讲实干重实绩,激励担当作为。去年,全市调整不胜任或不宜担任现职的处级、科级干部23人,倒逼为官有为、为官必为;出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18条措施,并从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提拔重用处级干部33人,选派65名干部挂职锻炼;着力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切实为勇于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
正风肃纪反腐,改善政治生态。市委从机关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抓起,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立起来、严起来。强化政治纪律监督,去年共精准审慎问责201人,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32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68起315人,对225人作出不宜使用、重用、评选的审核意见;提升反腐效能,去年共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充当“保护伞”及失职失责问题50起56人,巡察党组织710个,市县巡察共反馈问题4607个,推动建章立制1740项,从源头上遏制腐败行为发生,全力营造清朗的政治生态。
☉本报记者 刘艺敏